◎本文作者 | 大米姐
大家好,我是大米姐。
今年4月,我們全家的美國工卡申請順利通過,這意味著我在法律上獲得了美國的合法居留資格,不僅可以工作、申請駕照、報稅,我的女兒小米在美國的教育系統里也終于可以“轉正”,可以免費進公立學校讀書了!
這一變化帶來的,不只是教育方式的轉變,更是我們全家落地美國的重要節點。
在美國,是否能就讀公立學校,跟身份密切相關。
然而我們很多家長都把主次順序弄錯了,先教育,后身份——先出來留學,再讓孩子自己搞定身份。
這其實是本末倒置,特別是當下這種隨時有針對外國人的變動的時候,帶著綠卡去留學,基本成了一個共識。
而對于我這樣的新移民家庭來說,身份也會先于教育規劃;我女兒今年讀初中,如果沒有提前搞定長居身份,就不能免費讀公校。
這是我們來美國時遇到的第一個現實難題,也是我選擇辦理EB-5投資移民最迫切的動機之一。
那么,我是怎么規劃的?今天我想把我們這段從私校轉到公校的真實經歷分享出來,尤其是關于:
- EB-5拿工卡后,孩子轉入公立學校的流程;
- 硅谷的教育資源、學區房價格的差異;
- 學校如何幫助孩子融入美國校園?
如果你也正在走EB-5這條路,或者想了解美國“學區房”以及如何最大化利用美國教育資源的問題,希望這篇文章能給你一些實用的參考。
如果你想了解當下美國移民現狀,我已經幫大家匯總了一份最新的【美國移民指南】,掃碼發送【美國】,即可免費領取。
美國教育資源
真實分配邏輯
很多人以為美國的公校是隨便讀,其實并不簡單。想要進美國的好公立學校,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合法身份、真實居住。
小米的整個轉學過程,只花了兩三周,主要經歷了三個關鍵步驟:
第一步,確認學區;
第二步,準備入學材料;
第三步,參加學校安排的英語能力評估。
說到學區,就不得不提一個中國家長特別關注的概念——學區房。之前很多國內家長也問過我這個問題:“美國也有學區房嗎?”
答案是:有。
以我們家為例,我們住在加州灣區的Cupertino,很多人都知道這里是蘋果總部所在地,但在華人眼里,它更有名的標簽是:“硅谷最卷的學區”。
這里的學校幾乎清一色是Great Schools評分9分、10分的優質學校,每年送進斯坦福、伯克利的學生一大把,包括小米即將入學的,也是一個評分9分的學校。
小米即將入讀的公立初中
而這些評分差異的背后,并非真有爛學校,而是社區構成、家長教育背景和文化資本的差距。
在華人多的區域,家長普遍重視教育,愿意花時間做義工、捐贈圖書、參加家委會。這些“家長參與度”,是拉開學校之間差距的核心變量之一。
但你知道嗎?就在我們社區這條街的另一頭,換一個郵編、換一個學區,房價可以立刻差出20%-30%——因為那里亞裔家庭少,教育投入少,學校資源跟不上來,因此對應的學校評分只有6、7分。
這也讓我意識到,學區房在美國,不只是買一個房子那么簡單,它更是一種教育資源的準入權,甚至是一整套未來路徑的可能性。
而這一切,前提是你有合法身份。
如果沒有EB-5雙遞交帶來的工卡,我的孩子即使身在美國,也只能繼續讀私校,既不能享受免費的本地教育,也進不了這些優質學區。
我現在特別能理解,為什么那么多EB-5家庭,一旦拿到工卡或綠卡后,第一件事就是搬家、換地址、找好學區。因為那一紙工卡,不只是就業許可,更是美國教育系統的通行證。
入學前的英語測試
是門檻也是保護
選好學校之后,就開始準備入學申請材料,每個學校的網站上通常都有清單,但以下是最常見、基本的材料:
1、學生身份類文件:護照、簽證頁或I-94記錄、I-485收據、社會安全號(SSN,如有)
2、家長身份類文件:工卡、社會安全號(SSN,如有)
3、居住證明:租房合同或房產證明(帶地址)、水電氣賬單(過去60天內)、銀行對賬單(帶地址)、駕照(帶新地址)。
準備材料這部分很簡單,只要不造假,就不會有問題,所以大家也要注意了,盡量不要用朋友地址冒充居住地,一旦被查出,會被直接取消入學資格,甚至影響到你的信用。
接著就是第三步:進行語言測試。
在正式入學前,學校還安排了一場入學前的英語水平測試。這是加州針對非英語母語學生的標準評估,叫做 ELPAC(English Language Proficiency Assessments for California)。
當時我還以為只是個簡單面談,結果發現這套測試覆蓋聽說讀寫四個維度,而且題目設置非常細致,甚至會根據年級水平調整難度,確保評估結果真實反映孩子的英語使用能力。
這場測試不帶有考試性質,目的不是刷人,也不會影響入學資格,而是為了判斷孩子是否需要額外的語言支持,從而幫助ta盡快適應美國課堂語言環境。
小米在測試時其實有點緊張,但老師非常有耐心,也不會當場給壓力。
這其實也說明,美國公立教育雖然對所有學生開放,但它并不放養。
尤其在好學區,老師們更重視學生的起點差異,愿意花時間做針對性支持,這種教育理念讓我感覺踏實。
從私校到公校
我擁有了教育選擇權
今年8月,小米就要正式到美國的公立學校開學了,我也終于松了一口氣,感覺一家人的生活才真正安定下來。
為什么這么說?
一方面,美國好的公立學校并不比一般的私校差,甚至在資源配置上還更穩定。
像Cupertino這樣的頂級學區,擁有大量高學歷家長、稅收高、社區捐贈充足,學校設施一流,老師經驗豐富,課程設置也很系統。
另一方面,公立學校扎根于社區,孩子可以真正融入本地生活,小米不再是國際學生,而是這個國家教育體系里的一部分,有語言成長路徑,有學業評估機制,有社交支持系統。
這種與真實社會的連接,才是教育真正的意義。
但要享受美國的這種福利,不是交錢就能實現的,優質學區的準入門檻并不只是金錢,而是合法身份+實際居住。
說白了,美國公立教育的這套制度,本質上是為美國合法居民準備的。沒有合法身份,你哪怕買了學區房、交了稅,孩子也無法以本地生的身份入學。
而EB-5,是目前唯一可以快速且一步到位實現“身份+子女教育+全家留美生活”的路徑。
相較于其他移民方式,比如H-1B工簽、F-1留學簽證、L-1跨國高管簽證等,存在身份不穩定、無法攜帶全家、子女無法入讀公校、或轉綠卡時間過長問題,EB-5投資移民最大的優勢在于:它直接通向綠卡身份,并可同步雙遞交,早早獲取合法身份與工作許可。
這意味著,你可以在未獲得正式綠卡前,就拿到EAD工卡與AP回美紙,全家享受合法居留權;
孩子可以合法就讀美國公立中小學和大學,不再以國際生身份面對高額學費;
家庭成員可以自由工作、創業或生活,不受雇主、簽證類型、工簽抽簽等限制。
如果你想了解EB-5投資移民的詳細信息和最新政策,我們準備了一份《EB5白皮書》,掃描下方二維碼,回復【EB-5】即可領取,并開始為你定制專屬的美國身份規劃方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