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盧家民 韋佳喜 通訊員 職福利 獲嘉融媒 閆磊 楊玖辰
眼下正值玉米生長的關鍵期,面對持續高溫少雨、土壤墑情不足的情況,新鄉市獲嘉縣利用淺埋滴灌節水技術,緩解高溫天氣對農作物的不利影響,確保秋糧豐產豐收。
7月19日,一大早,獲嘉縣土肥站站長王慶安便來到位莊鄉的農田查看玉米長勢,指導種植戶利用最新采用的淺埋滴灌節水技術進行灌溉。放眼望去,一條條黑色的滴灌帶如同“毛細血管”般均勻地鋪開在地面,管帶上每間隔30公分都會有針眼般大小的小孔,玉米所需的水、肥就是從這里不斷涌出,像“輸液式”一樣精準地輸送到玉米根本,有效緩解了高溫天氣對玉米生長的影響。
種糧大戶徐方子一共流轉了2600畝地,他說:“大部分都鋪設了滴灌帶,預計在5天之內就可以完成澆水,并且肥料都填充進去,以前的傳統灌溉模式是絕對做不到的,所以說我對今年的玉米豐收非常有信心。”
據介紹,獲嘉縣大部分地區都處于井灌區,通過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的加持,這次干旱天氣基本沒有帶來負面影響。尤其是推廣了滴灌帶水肥一體化方式的地塊,還能夠大幅減少高溫對秋糧生長的傷害。
“現在氣溫比較高,土壤也失墑比較快,我們農業農村局利用在全縣設立的7個自動墑情監測站和10個人工監測站,加緊對土壤的墑情進行檢測,及時發布土壤墑情簡報,指導廣大農民朋友進行科學灌溉補墑,確保不能因為旱情而造成秋作物減產。”新鄉市獲嘉縣農業農村局土肥站站長王慶安說。
為了進一步做好抗旱保苗工作,獲嘉縣還組織農業專家和農業技術指導人員深入田間地頭,分作物開展針對性的抗旱技術服務,指導群眾和種糧大戶,科學采取合理措施,降低干旱影響,全力保障糧食安全。截至目前,獲嘉縣夏灌進度已過八成,灌溉面積超過32萬畝。?
編輯:韋佳喜
二審:段玉龍
三審:盧家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