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種含有麻醉劑依托咪酯(etomidate)的電子煙——“喪尸煙彈”(Kpods)在新加坡青少年群體中迅速蔓延。
衛生科學局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已查獲28起相關案件,較去年全年10起激增近兩倍。政府緊急出臺多項措施,從醫療監測、執法打擊到公眾教育,全面遏制這一新型毒品的擴散。
吸食后癥狀似“喪尸”
社交媒體上公然兜售
“喪尸煙彈”因吸食后會導致使用者出現意識混亂、肌肉痙攣、行動失調等類似“喪尸”癥狀而得名。依托咪酯本為醫用麻醉劑,但通過電子煙吸入可能導致呼吸衰竭、癲癇發作,且煙彈中常混入芬太尼等強效鎮靜劑,極易成癮。
而這類電子煙的主要受害群體是青少年。輔導機構報告顯示,吸食者最小僅12歲,許多青少年誤以為其“比傳統毒品安全”。
今年3月,一名女子在新加坡地鐵車廂座位翹著二郎腿,時而昏昏欲睡,時而吞云吐霧,過程被坐她在對面的乘客拍了下來。
4月,少女在國家法院外公然抽電子煙時行為異常,步履不穩,神情恍惚,似乎對周遭毫無反應,出現疑似藥物中毒的跡象。衛生科學局捉拿少女后繼續追查,逮到向少女售賣電子煙的一對夫婦,三人正協助調查。
6月,網上瘋傳視頻,一群青少年在榜鵝廣場吸完“喪尸煙彈”,有的癱倒在地,有的搖頭晃腦,像極了電影里的僵尸!
而銷售渠道已延伸至網絡社交平臺。有商家在Telegram等社交平臺上公然銷售含有違禁物質的電子煙油,價格在50至100新元不等,一些甚至提供當日送貨服務。部分賣家甚至宣稱其產品能"通過尿檢",誘導青少年嘗試。自2024年4月以來,衛生科學局已屏蔽超過600個向國人宣傳或售賣電子煙的Telegram群組。
Telegram截圖
根據衛生部和衛生科學局早前公布的數據,當局與電子商務和社交媒體平臺合作,從去年1月至今年3月已經撤下6800多個電子煙和配件的網絡商品信息,比前年的3149個多出一倍有余。其中,15人因在社媒賬號發布電子煙照片或視頻而被開罰。
政府重拳出擊:強制醫療記錄、加強邊境稽查
7月9日,衛生部和衛生科學局聯合發布通告,要求所有公立醫療機構記錄疑似或確診案例,并沒收涉事電子煙送檢。當局強調,自愿就醫者將免于追責,以鼓勵患者求助。
執法方面,衛生科學局與移民局合作強化邊境管控,并嚴查社交媒體銷售渠道。7月17日,一名41歲男子因涉嫌在義順組屋內制造并販賣“喪尸煙彈”被控,成為首例相關刑事案例,最高可面臨2年監禁及1萬新元罰款。
非營利組織“關懷機構”指出,毒販以“低危害”為噱頭吸引青少年,需加強針對中小學生的科普教育。
目前,新加坡對電子煙實行嚴格禁令,持有或使用最高可罰2000新元,販賣者最高可判1萬新元罰款及6個月監禁。當局表示,未來或進一步修訂法律,以應對依托咪酯等新型毒品的威脅。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新加坡衛生部丨來源
新加坡衛生部丨圖源
免責聲明:
1.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上新加坡眼官網看新聞更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