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7月16日,杭州余杭區良渚街道、仁和街道多個小區的業主發帖稱,家中自來水出現刺鼻異味,有人形容是死老鼠的味道,有人稱是下水道窨井蓋反水和化糞池的味道,還有人表示像塑料燃燒和綠化帶噴的農藥味。
不少居民曬出的圖片里,流出的自來水相當渾濁,用紙巾接一會兒會發現明顯沉淀物。
一時間,各種質疑之聲呼嘯而來。
有網友戲稱:污水熏得市民吐,直把杭州比便州。
尤其在炎熱的盛夏,家庭用水出問題可實在是個大麻煩。對此,余杭方面也是做出不少反應。
但在我看來,余杭在處理此次水污染問題上,可謂連輸三步棋。
其一、通報“慢半拍”且不無悖論
此次余杭“水污染事件”發端于7月16日上午,之后居民不斷發布困惑焦慮的信息,相關部門理當及時采取措施并作出回應,但直到當晚21:44時,余杭水務集團才在其公眾號發布一則充滿悖論的“安民告示”。
這則《告示》,聲稱已啟動應急預案,切換其他水源供水,同時對相關管網進行沖洗。然后就是水質恢復正常,請用戶排放管道內存水后可正常使用。
自來水臭了,連問題出在哪里都沒通報,就說問題已經解決了,對真相如何仍然秘而不宣,無疑會加重居民的疑慮與擔憂。
尤其是這個“慢半拍”的回應,必將造成許多居民在持續一天時間內仍對家里自來水狀況混沌不清,不管用沒用水,心里必定都堵得慌。
新華社也于今天發表題為《官方通報貴在及時》的文章,城市公共事件的應急處置,及時回應輿論關切就排在首位。余杭在處理水污染事件開局顯然失分。
其二、“一廂情愿”搞補償
余杭水務集團關于水污染事件的第二份情況通報,就更離譜了。
他在繼續強調主管網恢復正常、要求用戶對管道存水進行排放的同時,一廂情愿作出彌補用戶損失的承諾,即給予7月份每戶5噸水費的減免。
態度看似誠懇,實則避實就虛,急于“花錢消災”的心態畢現。
據當地網民測算減免5噸水費不過14元,所有用戶加起來也是個不大的數目。
關鍵是,如果造成水污染的實質問題存在,由此導致用戶健康、電器污損等相關損失,是5噸水費能夠抵消的嗎?
余杭水務集團此種單向發布的補償承諾,無異于霸王條款,于情于理也讓人難以接受。
其三、發布事故原因“擠牙膏”
值得注意的是,關于萬眾矚目的自來水出現異味的原因,余杭水務曾回應媒體稱,排查發現是苕溪原水出現異常。
今天又傳來最新消息,說是經相關調查組初步查明,導致異味的為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溯源調查中,有關結果將及時公布。
無論如何,在盛夏炎熱之際,居民用水堪稱頭等大事。
而一旦水質出現問題,到底是何原因造成,當然是人們急上眉梢的心頭之患。
余杭相關區域出現水污染,無論是苕溪原水出現異常,還是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降解產生有害物質,或是水質凈化環節“失守”,公眾都想要一個確切的答案。
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亡羊補牢,化解疑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