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檔,堪稱“爛片開會”。
本以為能等來幾部扛鼎之作,結果卻成了爛片集中營。
大鵬的《長安的荔枝》把打工人辛酸拍成廉價煽情,觀眾罵“職場戲像過家家,不如看PPT”;
姜文的《你行!你上!》更刷新下限,首映差評如潮,觀眾怒噴“把人當傻子耍”。
這部打著“姜文式隱喻”旗號的作品,說到底就是場掛羊頭賣狗肉的騙局……
敘事災難:兩個半小時的視覺磨難
整篇電影主要寫了郎朗的成長史,卻將天才音樂家的故事拍成了東北虎爸的雞娃宣言。
觀眾怒指:“把‘逼孩子跳樓’的極端教育拍成勵志傳奇,這不是父權是什么?”
姜文還在首映禮直言:“沒有爭議的人怎么演?郎國任的復雜性正是角色魅力所在”。
不僅如此,144分鐘電影,就講了從郎朗出生到17歲郎朗在國際舞臺首場直播演出聲名鵲起的純事情片。
對,就是事情,不是故事不是劇情,就是事情。
全片看下來就是發生了這個事情,發生了那個事情,純流水賬,然后到點了就結束。
片中“郎朗”父子全程甲亢發作,始終一副打了雞血跟進了傳銷組織似的,一點不消停。
大概演員們表演是真過癮,咱觀眾看著是真累。
東北話翻車,地域文化割裂
“大碴子味臺詞比英語聽力還難懂!”
姜文飾演的郎父操著一口塑料東北話,被沈陽網友直斥“比餃子餡還假”。
馬麗飾演的母親與姜文的調情戲被嘲“尷尬癌發作”,觀眾更是高情商解讀為“黑色幽默的高級表達”。
南方觀眾也是集體懵圈:“這是《鄉村愛情》劇組串場了?”
全片滿屏“干哈呢”“咋整”,硬是把郎朗成長的沈陽胡同拍出了橫店影視城的廉價感。
雪天赤膊練琴的“虎爸美學”,配上五毛特效的飄雪,活脫脫一場“東北版《霸王別姬》”。
更魔幻的是,當郎朗彈奏《黃河大合唱》時,背景突然響起二人轉嗩吶,中西混搭直接把觀眾送走。
演員淪為工具人,角色扁平
“全明星陣容成了行為藝術道具!”
馬麗、于和偉、葛優、王傳君等戲骨云集,但是呢?
葛優的爆炸頭教授全程劃水。
雷佳音的“二叔”突然表演空手劈磚。
甄子丹在屋頂水坑打太極美其名曰“東西方碰撞”。
馬麗飾演的郎媽,其唯一引人矚目的戲份,居然是把結婚照剪成雪花狀撒入餃子餡,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最慘還得是郎朗本尊,首先是機器人式演繹讓網友辣評“郎朗你看了嗎?”
其次本人全片僅存于片尾字幕鳴謝欄,正片里連背影都是替身!
唯一被交口稱贊的,竟是王傳君飾演的音樂教授——他在課堂上痛斥郎父教育方式的戲份,被觀眾稱為“全片唯一清醒時刻”。
網友怒批:“這是姜文的個人秀嗎?”
劇情邏輯崩壞,制作粗糙,視覺聽覺雙拉垮
郎父雪天逼兒子赤膊練琴、跟蹤防早戀等控制欲行為被包裝成“淬煉意志”的父愛。
這種“暴力即正義”的價值觀,讓人不敢茍同。
而郎朗國際奪冠后,郎父嘲諷其他家長:“你們娃不成器?”
這波爹味輸出,更是徹底激怒了觀眾。
結尾郎父趾高氣昂恥笑“不成功是因不夠狠”的臺詞,究竟是批判還是默許,成了觀眾爭吵的導火索。
整部影片的制作也是相當粗糙,四季流轉靠濾鏡硬切被吐槽“像抖音特效”。
《黃河大合唱》更是配著“塑料玫瑰雨”的五毛特效。
到底是姜文的“皇帝新衣”,還是時代的審美割裂?
姜文在首映禮上依然保持著一貫的“姜式自信”。
“電影是一種交流,自己首先有一個態度,其實是一種‘合謀’。你說要解讀,我一點都不反對,怎么過分都無所謂?!?br/>
這種將觀眾排斥在“合謀”之外的態度,或許正是《你行!你上!》失敗的根源。
從《陽光燦爛的日子》到《讓子彈飛》,姜文曾用作品證明:藝術與商業可以握手言和。
然而,在《你行!你上!》中他試圖用鋼琴鍵彈奏時代史詩。
卻把郎朗的成長故事拍成了“父權紅燒肉”——咸得發齁,膩得反胃。
當導演沉溺于自我表達,忽視觀眾的基本共情,再鋒利的才華也會變成傷人的利器。
正如一位觀眾的評論:“姜文,請別讓你的才華,變成觀眾的枷鎖。我們懷念那個‘站著把錢掙了’的姜文,而不是躲在隱喻背后孤芳自賞的藝術家?!?/p>
信息來源:
【1】官方賬號姜文電影官微《上,就現在!我說的天花板,就在那「上」頭》2025年7月18日
但為提升文章可讀性,細節可能存在潤色,請理智閱讀,僅供參考!
【免責聲明】文章描述過程、圖片都來源于網絡,此文章旨在倡導社會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如涉及版權或者人物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內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聯系后即刻刪除或作出更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