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杭區政府道歉了。
此前,就杭州市余杭區仁和街道及良渚街道部分區域出現自來水氣味異常一事,杭州余杭水務控股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余杭水務”)發過兩次聲明,但始終沒有對水質出現異樣的原因給出可信的調查和解釋,而提供的具體補償方案,則是“五噸水費減免”。而余杭區政府發布的最新通報稱,已初步查明導致異味的為特定自然氣候條件下藻類厭氧降解產生的硫醚類物質??珊芏嗬习傩湛赡懿⒉恢篮螢椤傲蛎选?,他們更關心為何會產生這樣的問題,會持續影響多久,未來如何避免。
杭州水費,第一階梯價是每立方米2.9元,五噸水費的減免,可能連一杯奶茶的優惠都算不上。比起收下這樣聊勝于無的補償,市民恐怕更希望能搞清楚到底發生了什么,希望能看到更徹底、更令人放心的對水質疑云的問題解釋和解決方案。
水是生命之源,水在居民生活中的重要性,無須贅言。從在余杭生活的居民描述看,不少人甚至直接飲用了可能被污染的水。還有人擔心,如果當地的食品工廠用了之前受污染的水,是否會造成更嚴重的二次污染擴散?
水務企業本應建立水質實時監測、異常立即報告、末端定期檢測的三重防線,但在這起公共衛生事件中,余杭水務的反應,恐怕很難令居民滿意:16日居民反映到官方首份通報間隔超12小時、部分小區二次供水水箱因物業疏于清洗導致恢復滯后,真正有一定信息量的通報,則在事情發生的三天后。這些環節的響應遲滯,消耗的是公眾寶貴的信任;而前兩次官方通報的語焉不詳,也會加劇居民對問題源頭的懷疑和憂慮。
事實上,這幾年,自來水水質問題不算陌生話題。垃圾滲濾液污染供水管道、管網施工導致污水進入管道、水管老化導致水出現異味……類似情況都有公開通報過。城市化發展至今已過三十年,基礎設施老化的情況必然存在,城市管理者需要意識到這樣的變化,無論是硬件設施還是軟性反應機制,都要跟上城市的發展變化的速度。
此前中央城市工作會議部署了"建設安全可靠的韌性城市"的工作任務。其中明確提到,要推進城市基礎設施生命線安全工程建設,加快老舊管線改造升級。
從現實來說,保障城市生活的韌性,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它既需要硬件的投入,也需要體制機制的響應和升級。這一過程中,公眾的知情權、必要的第三方監督監察機制、現代技術提供的實時監測保障,都是必要的措施。說到底,城市現代化不僅體現在管網長度、水廠規模,更體現在對每個市民健康權利和知情權的切實保障。
水質安全事件,不是公眾玩梗就能打消其作為公共衛生事件的嚴肅性,也不是在沉默中就能被淡忘的。5噸水費減免和兩條道歉公告,恐怕安撫不了真正被污水影響生活的居民,還需要盡快調查公布事情真相、做好完整善后處理,并在未來將全鏈條防控、全過程透明、全社會監督落到實處,讓真相去打消懷疑,讓負責去覆蓋風險。畢竟,城市對它的居民的承諾,要落到每一個真實可感的細節中去。
原標題:《杭州自來水出問題,5噸水費減免難以服眾|上觀時評》
欄目主編:簡工博 題圖來源:上觀題圖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林子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