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敢信嗎?28位儲戶的2.5億資金,就在銀行網點,被銀行員工當場騙走了。如今儲戶找銀行賠錢,銀行卻一口咬定,這是員工個人行為,和銀行沒關系。可問題是,錢明明是當著儲戶的面,實實在在存進銀行的呀,明顯就是銀行員工合伙設的局,儲戶怎么防得住?這就是之前鬧得沸沸揚揚的2.5億存款消失案。
這兩天,法院終于公布了案情細節。聽完這個案子,你還能放心去銀行存款嗎?估計不少人都琢磨著家里是不是得備個保險箱了。
事情是這樣的,2018年9月起,某國有大行南寧支行有個中層領導叫梁建紅,私底下推銷一種收益高得嚇人的存款產品,號稱是銀行大額存單。除了正常年化3% - 5%的利息,另外每月還有4.5%的貼息,期限就3個月。這么一算,這種存單的年化收益竟然高達58%。
有人肯定要問,利息咋能這么高呢?
梁建紅解釋說,銀行在聯系合作伙伴,為貸款企業做存款貢獻,所以這種好事只有通過銀行內部關系才能拿到,一般人根本沒這投資機會。
利息高成這樣,誰都知道不正常,儲戶心里可能也犯嘀咕,但又一想,銀行嘛,平時大額存款寂寞,年末搞點手工貼息,也不是沒發生過。甚至有的銀行員工為了拉存款完成業績,還把自己獎金工資拿出來貼給大額儲戶呢。再說了,就算高額貼息是假的,錢存進銀行了,本金總該安全吧。就這么著,前前后后28位儲戶上了當。
你肯定好奇這錢是怎么被騙走的。說出來你都不信,梁建紅還真帶著員工在銀行柜臺上,當面幫儲戶辦理了真實有效的大額存單,錢一分不少全存進銀行了。可存完錢后,梁建紅和下屬就跟儲戶說,想拿到額外貼現,得在機器上走一個第三方見證流程,這一步其實就是在套取儲戶的存單密碼。
接著又以銀行需要驗核身份信息為由,順理成章從儲戶手里借走身份證原件。然后他們拿著客戶身份證和剛開出來的存單,以代理取款名義,把儲戶前腳剛存進銀行的錢,后腳就全都轉到自己賬戶,或者直接取現金拿走了。
之后,再把做好的假存單交給儲戶,儲戶還高高興興回家等著拿高息呢。這壓根就是一場銀行內部員工自編自導,在銀行營業廳實景上演的騙局。
這個騙局竟然在一年多時間里反復上演,最終從28個儲戶口袋里騙走了2.53億。梁建紅把騙來的錢,一部分拿去填之前民間借貸的窟窿,剩下的拿去揮霍、炒股,甚至投了一堆所謂高科技項目。最后還是因為梁建紅在銀行的同伙投案自首,這事才徹底瞞不住了。
現在梁建紅本人早就被判了無期徒刑,其他三個同伙也判了7到15年。但2.5億中有1.2億,不是被梁建紅拿去搞借新還舊,就是炒股和投資虧掉了。于是儲戶自然而然找銀行索賠。
銀行卻說,這是個人犯罪行為,不算職務侵占,而且儲戶是被高息引誘才上當的,所以銀行不需要承擔責任。有儲戶不服氣,就把銀行告上法庭。
儲戶上訴的理由,首先這騙局在銀行網點發生,還是銀行工作人員團伙作案,儲戶本就處于信息弱勢。銀行員工讓在機器上輸密碼,誰能分得清這是銀行正規流程還是員工欺詐?再說了,哪能要求儲戶有專業能力分辨存單真假?就算儲戶不貪那額外高息,正常辦大額存單,銀行工作人員照樣有大把機會把錢轉走,存單本身就是銀行開的,找個機會把客戶身份證拿到手不就行了。
其次,普通人去銀行取錢,經常被問東問西,錢稍微多一點就要提前預約,可能還要提供一堆材料。可為啥梁建紅的銀行同事兼同伙石某,就能拿著不同客戶身份證和存單,短時間內頻繁代辦上億元的取款和轉賬?銀行內部風控是干啥吃的?
更諷刺的是,后來銀保監會調查發現,這家銀行當地分行給這個支行發了多達11次風險提示單,可就只是提示一下,啥實際行動都沒有,連給儲戶打個電話核實一下都沒有,這才導致儲戶損失這么大。
最后,廣西銀保監局2020年就因為這個案子,以內控管理不到位、員工行為排查失效、異常支付核查不力、營業場所管理混亂為由,罰了這家銀行150萬。這處罰本身就說明銀行管理有重大過失。
我希望這個案子最后能有個公正判決,還儲戶一個公道。但這案子也給我們提了個醒,就算去銀行或其他國有金融機構辦業務,不管是存單還是存折,都不一定靠得住,一定得在官方系統里能查到自己資產才能放心。比如一定要在手機APP上親眼看到自己存款數字才算踏實。另外,密碼、身份證原件,一定要攥在自己手里,盡量別讓任何人代自己辦任何銀行業務。還有就是,但凡利息高得離譜的投資,十有八九有貓膩,而且可能是個防不勝防的坑,只有不參與、不貪心才是最好的預防手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