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特朗普核心支持者陣營因愛潑斯坦案文件公布問題分歧加劇,媒體稱其與部分支持者間出現“罕見鴻溝”。
愛潑斯坦案的余波正持續沖擊美國政壇。2019年,這位與政商權貴過從甚密的富商因涉嫌合謀拐賣和性侵未成年女性被捕,次月在紐約監獄死亡,法醫判定為“自殺”。他曾在美屬維爾京群島的私人島嶼組織大規模未成年人性交易,其長期合作伙伴兼前女友馬克斯韋爾因協助策劃相關活動,2022年被判20年監禁,成為該案中唯一被定罪入獄者。
今年7月,美國司法部和聯邦調查局的一份聯合備忘錄引發軒然大波。文件稱,未發現傳聞中愛潑斯坦用于敲詐權貴的“客戶名單”,也沒有證據對未被指控的第三方展開調查。這一結論與司法部長邦迪2月的表態截然相反——當時她曾暗示“客戶名單就在辦公桌上”,還承諾會公布大量新信息。
特朗普和馬斯克(資料圖)
特朗普對該案的態度轉變同樣耐人尋味。2024年競選期間,他承諾上臺后公開愛潑斯坦案全部文件,甚至暗示民主黨高官與案件有關聯,借此贏得不少支持。但備忘錄發布后,他多次淡化事件重要性,稱該案“非常無聊”,還質疑相關文件可能是聯邦調查局前局長科米及前總統奧巴馬、拜登“編造”的。7月8日的記者會上,他甚至阻止記者就案件細節向聯邦調查局副局長邦吉諾提問;12日又在社交媒體發文,要求MAGA支持者停止關注此案,別“浪費時間”在邦迪身上。
這種前后不一的態度,讓特朗普的核心支持者難以接受。MAGA陣營本是他兩次競選的重要助力,不少人正是沖著他“揭露真相”的承諾選擇支持。如今承諾落空,憤怒的支持者指責邦迪撒謊,要求其下臺的呼聲不斷。共和黨聯邦眾議員瑪喬麗·格林直言“沒人相信不存在客戶名單”,前國家安全顧問弗林則發文提醒特朗普“愛潑斯坦事件不會消失”,呼吁追責所有相關人員。
更具標志性的是眾議院議長約翰遜的表態。作為特朗普在國會的重要盟友、美國政府第三號人物,他15日公開呼吁“透明”,要求邦迪解釋為何從“名單在辦公桌”改口為“名單不存在”。盡管他強調仍信任特朗普和邦迪,但這種公開施壓在兩人關系中極為罕見,被視為共和黨內部分裂的明確信號。
特朗普(資料圖)
黨內分歧還體現在具體投票中。7月14日,眾議院共和黨以1票優勢否決了民主黨提出的公開案件檔案修正案。這一結果既顯示共和黨試圖維護內部團結,也暴露了其在“原則”與“忠誠”之間的艱難平衡——隨著反對聲浪擴大,越來越多共和黨人可能選擇“反水”。
特朗普的困境,恰好被馬斯克視為機會。這位美國企業家14日在社交媒體談及馬克斯韋爾時稱,對方“當然會聲稱自己一無所知”,還警告“如果她透露任何事情,后果可能是遭遇不測”。外媒解讀,這番話直指特朗普政府可能對揭露真相者采取極端手段。
馬斯克與特朗普早有矛盾,如今更是借機發難。他公開敦促特朗普“認真兌現承諾,趕緊公布文件”,還宣布自己的“美國黨”將“曝光”愛潑斯坦案文件列為首要任務。有消息稱,與特朗普關系緊張的共和黨籍議員托馬斯·馬西疑似被馬斯克拉攏,不排除在國會配合其行動。
美國國會大廈(資料圖)
曾代表愛潑斯坦受害者的律師西格麗德·麥考利認為,馬克斯韋爾協助犯罪二十多年,不應獲得任何法律保護。但馬克斯韋爾團隊正上訴推翻判決,理由是應受愛潑斯坦2008年與檢方達成的不起訴協議保護。特朗普政府司法部則敦促最高法院駁回上訴,稱她并非協議簽署方,這又引發部分支持者對司法部“破壞交易精神”的質疑。
多重矛盾交織下,愛潑斯坦案已不再是單純的司法事件,更成為美國政治博弈的焦點。明年國會中期選舉臨近,MAGA陣營的態度將直接影響共和黨選情。特朗普若無法妥善處理這場危機,不僅可能失去核心支持者,還會讓共和黨在選舉中陷入被動。
而馬斯克的介入,讓局勢更添變數。他能否借助“美國黨”和黨內不滿勢力擴大影響,特朗普又能否平息黨內怒火、挽回支持,這場圍繞案件真相的角力,正牽動著美國政治的走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