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看完后,才知道后勁有多大”“苦難是文學的沃土,此刻具象化了”……
最近,某短視頻平臺一名博主發起一場寫作活動,在街頭邀請60歲的農民工安大爺寫高考同題作文。老人寫下的《我的母親》,成了爆款。截至目前,這條視頻已收獲900多萬點贊,近30萬條留言。
留言還在增加,點贊仍未停止。
在當爺爺的年紀回憶母親,這位只有高中文化的農民工大爺,用一雙粗糲的手,寫下了這世間最柔軟的文字,直抵人心。
(視頻來源:新華社視頻號)
和大家一樣,戳中龔先生淚點的,是文中的那句:“墳頭上的草青了又黃,黃了又青,就像我的念想一樣,一年年總也斷不了?!币粋€60歲的老人,在繁重的體力勞動后,難得有空閑,回憶逝去多年的母親。那文字,從情感深處、歲月深處流淌而來,如涓涓細流,樸素、寧靜,卻撼動人心。關于母親的講述,此刻,如此平靜,卻如此震耳欲聾。
母愛,是人類深邃的文學母題之一。不可否認,農民工大爺的作文,戳中了大家的淚點,更喚起了我們每一個人關于自己母親的記憶。每一個人,和母親的連接與關系,是這世間最特殊、最難超越的。從我們在母親體內孕育,到懷胎十月,到我們呱呱墜地,再到母親“一把屎一把尿”將我們撫養成人……在成長的道路上,母親的點點滴滴,悄無聲息地融進我們的記憶,永遠無法被替代。
母親,不僅是我們身體的來處,也是我們共同的精神原鄉??旃澴嗟纳睿嵥榧姺钡娜兆?,我們難得能和安大爺一樣,共享這一回憶母親的溫情又平靜的時刻。他的文字,是把鑰匙,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門。
寫作,對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最平等的事,無論身份。寫文章的人,或有身份的差異,但動人的文字,卻從來沒有什么高貴卑賤之分。《我的母親》之外,越來越多普通勞動者的書寫,走到公眾面前,感動了無數人。從幾年前在“中國詩詞大會”上被全國觀眾所認識的快遞小哥雷海為的文字,到備受大家好評的四川敘永農民女作家謝榜云的《我幸福的一家人》,再到今年亮相央視春晚舞臺的“外賣詩人”王計兵的詩歌《趕時間的人》,莫不如此。
(“外賣詩人”王計兵。圖源:湖南日報客戶端)
無論是職業作家的文字,還是萬千像安大爺一樣的普通勞動者寫下的文字,我們從中看到了一種對話的可能。朱自清寫《背影》,魯迅憶《阿長與山海經》,史鐵生懷念《我與地壇》里的母親……不同的筆觸,同樣的深情。時代不同,身份不同,消弭其中區別的,是人之為人,最能引起共情的部分。
是的,愛與深情,就是連接這個世界最動人的語言,跨越一切。經歷過時間沉淀的愛與深情,更是如此。
真情實感面前,任何技巧都顯得無力。正如網友評論安大爺的文字:“全是真情實感,沒有套路?!?/p>
在這個信息繁雜的時代,我們習慣了各種感官的刺激與喧囂,但不可忘記和忽略,內心最平靜、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的表達。
安大爺的文字,是這個時代的一面鏡子。當流量狂歡退去,愿我們仍能記住那份最初的感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