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7月16日,外交部發言人林劍主持例行記者會,宣布中方與歐洲議會同步全面取消交往限制,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過去幾年,中歐立法機構交往因一些問題出現波折。當前形勢下,雙方都覺得加強對話合作特別重要。這次同步全面取消相互交往限制,恰逢中歐建交50周年,不光能讓雙方交流理解更深入,還能給中歐關系持續健康穩定發展添新動力。
中方這個決定,不是退讓,而是從長遠合作角度出發。中歐經貿合作互補性強,解除限制符合雙方實際需求,也是雙方共同心愿。中方一直重視中歐關系,愿意用務實態度處理雙邊事務,也希望歐方扔掉意識形態偏見,從自身根本利益出發對待對華關系,尤其是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得收斂不當言行。
馮德萊恩(資料圖)
就在中歐關系傳來好消息時,美歐之間的貿易摩擦卻愈演愈烈。美國威脅要對歐盟商品加征關稅,歐盟這邊也不含糊。如果美歐貿易談判談崩了,歐盟準備對價值720億歐元(約840億美元)的美國進口商品加征額外反制關稅。
這份反制清單可不簡單,足足有202頁。里面既有飛機、汽車、化學品、電氣設備這些高價值商品,也有威士忌、釘子之類的產品。之前歐盟就打算對美國肯塔基州產的波本威士忌征收50%關稅,當時特朗普就放話,要是歐盟這么做,美方會對歐盟酒類產品征收200%的反制關稅。
德國總理默茨15日明確表示,美國別小看歐盟采取關稅反制措施的意愿,歐盟已經做好準備。不過默茨也說,歐盟現在還在克制,就是想快點解決關稅爭端。
歐盟委員會負責貿易和經濟安全等事務的委員謝夫喬維奇15日繼續和美國貿易代表格里爾會談,前一天他還跟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聊過。歐盟委員會表示,還是希望能在關稅僵局里有個好結果。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13日說要把對美國關稅的反制措施暫停期延長到8月初,這事兒在歐盟內部引來了不少質疑。
特朗普政府還給歐盟下了最后通牒,8月1日前要是達不成貿易協定,就對歐盟商品加征30%的額外關稅。這讓歐盟內部愁壞了,在妥協和對抗之間來回晃。
特朗普(資料圖)
歐盟內部對怎么應對美國,意見很不一致。以德國、法國為代表的核心成員國,考慮到自己強大的制造業利益,堅決主張對美國來硬的,采取強硬反制。但馮德萊恩態度卻搖擺不定,還想對美妥協。她之前把原定于7月15日生效的對美反制措施推遲到8月初,這事兒讓部分成員國很不滿,說她這是向美國“示弱”。后來在內部壓力下,她才重新拿出反制清單。
歐盟現在處境挺難的,除了美國的關稅威脅,還有烏克蘭和俄羅斯的問題要處理。而中國這個時候解除對歐盟的限制,對歐盟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
外界不少人猜,中國這是要和歐盟聯手對抗美國?不管是不是,中方這個舉動確實給搖擺的歐盟打了一針強心劑。歐盟和美國一樣,很依賴中國的稀土資源。作為老牌工業國家,歐盟在永磁材料方面的需求,95%以上都得靠外部,中國在這方面能提供很大支持。而且新能源行業相關的很多原材料,歐盟現在也很缺,中歐在這些領域深化合作,意義重大。
中歐這次同步全面解除交往限制,在經貿等領域深化合作,對雙方來說都是好事。對歐盟而言,多了個靠譜的合作伙伴,能增強和美國談判的底氣,也能改善經濟環境。對中國來說,能進一步拓展歐洲市場,促進自身經濟發展,同時也是對多邊主義的有力支持。
不過,中歐這雙贏的局面能不能順利實現,還得看歐盟自己。要是真想實現戰略自主、維護核心利益,歐盟就得趕緊調整戰略定位,在復雜局勢里找到新平衡。
歐盟(資料圖)
美國那邊,特朗普的威脅能不能成真還不好說,但歐盟已經亮出了反制清單,這說明歐盟也不是好欺負的。如果真的打起來貿易戰,對美歐雙方都沒好處,全球經濟也可能受到影響。特朗普這種極限施壓的做法,最終可能反噬自身,畢竟歐盟的反制力度也不小,720億歐元的清單可不是小數目。
現在距離8月1日越來越近,美歐的談判進展備受關注。歐盟內部的分歧能不能協調好,馮德萊恩會不會再次搖擺,都會影響最終結果。而中歐關系的新進展,也給這復雜的國際局勢增添了新變量。
不管怎么說,當前國際形勢復雜多變,各國之間的利益糾葛也越來越深。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分歧,才是正道。貿易戰沒有贏家,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希望美歐能妥善解決貿易爭端,也期待中歐能借著這次機會,讓雙方關系更上一層樓,為世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