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糖尿病的人還能長壽嗎?
最近老錢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自己身邊同樣的病友不少,但已經好幾個60歲左右人就沒了,想來一輩子就這么短,還每天吃不好,清湯寡水的,越想越沒勁,于是打算趁現在能吃就放開了吃,“反正都是死,為什么不死的痛快一點呢?”
其實有這樣心態的人還真不少,覺得患了糖尿病離死也不遠了,那么得了糖尿病還能活多久?
一、得了糖尿病還能活多久?答案很殘酷
對于這個問題,2017年國際權威期刊《美國醫學會雜志JAMA》發布的一項來自北京大學李立明教授與牛津大學合作團隊的研究,給出了參考。
根據數據顯示,我國糖尿病人人均壽命比起正常人要短9年。研究員解釋,這個結果主要是受試者中九成糖尿病患者雖然配合治療但卻沒有達標,經常自行停藥,還不按時復查,影響整個治療效果導致。
2024發表在《自然·醫學》來自英國帝國理工的研究團隊關于“糖尿病相關的多種長期疾病對壽命的影響”研究中,通過對4600萬英國成年人糖尿病情況進行統計,發現糖尿病患者大多合并一種到多種并發癥,常見的比如腦血管疾病、糖尿病眼病......,研究員認為糖尿病不是影響患者壽命的主要誘因,相反并發癥才是關鍵。
有數據顯示約1/3的糖尿病患者到了50歲時,至少會合并三種并發癥,而且這些病大多病程較長,患者可能帶病共存20年以上,相比于沒有糖尿病的人,平均壽命可能要少11年。
值得注意的是,糖尿病患者每多患一種長期疾病,壽命就會短4年,也就是說,糖尿病和并發癥之間可以說狼狽為奸,不斷疊甲,最終共同導致了患者壽命的縮減。
二、糖尿病患者有3道坎,熬過帶病也長壽
其實糖尿病控制的好,長壽的比例也不少,尤其是以下這3個時期,跨過這3道坎,就是在打長壽基礎。
1、第一道坎:確診后的頭三年
剛查出糖尿病的頭三年,屬于輕癥階段,也是干預成效最好的黃金期,這個階段如果做好規范生活習慣,按醫囑按時用藥,定期監測血糖,定時復查,做好飲食管理,是實現血糖穩定的重要基礎。
2、第二道坎:50歲前后
50歲也是人體健康的分水嶺,也是心腦血管疾病高發階段,如果體質跟不上,生活質量也會大幅下降,因此做好篩查很重要,及時發現可疑并發癥,干預的越早,病情也不容易越拖越重,引起更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
3、第三道坎:70歲往后
70歲后糖友的抵抗力因為增齡性影響,更容易進一步衰弱,出現其他心腦血管疾病和骨骼關節問題幾率也更高,在多病共存的影響下,除了血糖要控制好,身體其他各項指標也要規范平衡,最好按醫囑進行個性化治療,定期做好預防性體檢,運動過程中也要更警惕,在保證基礎生活質量的基礎上帶病共存。
三、糖尿病惡化會發出信號,很多人忽視了
其實糖尿病控制的好,避免病情惡化,很多健康風險是可以避免的,但因為缺乏重視,導致了很多悲劇的發生,尤其是以下這3個常見的病情惡化信號,一定要及時重視。
1、視力急劇下降
糖尿病眼病是患者致盲的首要原因。超過60%的患者病情惡化前一年內都有明顯的視力下降,特別是病程超過20年的,其中1型糖尿病幾乎95%的患者會出現視力減退癥狀,60%的2型糖尿病患者也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視力問題。
2、出現足部問題
數據顯示,67.9%的患者在去世前都有過不同程度的足部潰瘍或壞疽問題,嚴重甚至因此截肢,而且截肢后也不是可以完全放心,有50-68%的幾率截肢患者會在5年內死亡。
3、爛蘋果氣味
如果有糖尿病還伴有口氣變化,特別是出現甜膩的爛蘋果氣味,可能是酮癥酸中毒的信號。一般是胰島素不足和升糖激素過高導致的,患者還可能出現口干口渴,喝水多排尿多,容易困乏,腸胃等消化道異常等癥狀。
四、做到這6點,壽命不輸健康人!
我們生活中長壽的糖尿病患者也不少,這些人可能80-90歲仍然可以正常的帶病生存,往往這種人都會有一些共同點,尤其是以下幾點,快看看你有沒有!
1、均衡飲食
糖尿病雖然要控糖,建議清淡飲食,但也不是要一直吃素,尤其要注意膳食營養均衡,日常飲食最好保證優質蛋白和新鮮果蔬的攝入,比如蔬菜、低糖水果、肉蛋奶及適量的堅果等,建議每日攝入的食物顏色≥5種。盡量少吃加工食品、肥肉、腌制品以及高糖高鹽食物等。
2、每周150分鐘運動
定期的運動可以幫助血糖指標穩定,還可以減少肥胖風險,《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指出規律運動可以降低血糖,改善胰島素抵抗,減少合并其他疾病風險!
建議日常可以多做游泳、慢跑、騎行、跳繩等有氧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最好≥45分鐘,另外如果身體條件合適可以適當增加負重抗阻運動,增加肌肉力量!
3、戒煙戒酒
吸煙不止會增加肺癌風險,還和糖尿病及多種并發癥相關,尤其是心血管病變最為常見,另外大量飲酒也是引起血糖波動的主要因素,喝酒產生的能量和蛋糕相當,因此日常控糖也不建議飲酒,《柳葉刀》建議不喝酒才是最健康的喝酒量。
4、體重穩定
權威期刊《糖尿病治療》也曾發布過相關研究,認為人的體重指數和壽命之間呈U形關聯,無論是太胖還是太瘦都可能減壽,建議體重指數BMI最好保持在20~24,脂肪百分比男性不超過25%,女性不超過28%。
5、控制三高數值
主要看糖化血紅蛋白、血壓和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個指標,對于老年2型糖友建議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8%。如果健康狀況不好又比較高齡血壓管理標準一般為140/90毫米汞柱以下;另外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水平根據個體差異化可降到1.4-2.6毫摩爾/升。
6、保護心臟功能
不完全統計,60%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可能伴隨心血管并發癥,加劇心臟負擔,因此保護心臟功能也成為重要防護措施。日常除了必要的血糖監測,最好還要關注心率波動。如果靜息心率>80次/分鐘,需要及時檢查,必要時遵醫囑用藥控制。
其實糖尿病受日常生活習慣影響很大,除了上述舉措外,日常最好調好作息,保持一定的社會活動,必要時可以多發展興趣,充實生活,做好情緒管理,積極的面對每一天,也是對身體健康最好的保養方式。
參考資料:
[1]《糖尿病讓多種慢病提前!壽命也在悄然縮短11年》.科普中國.2024-09-04.
[2]《糖尿病人做好這7點,死亡風險下降一半!》 .健康時報.2022.03.15.
[3]《那些高壽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有7個共同點》.生命時報.2023-09-04.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