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從初伏噪,客向晚涼吟。時光不緊不慢,隨著小暑節氣進入收尾,三伏天如期而至了。伏,意為陰氣受陽氣所迫而藏伏在地下,人們以“伏”來形容夏季中最悶熱潮濕的日子。入伏之后,各地不僅迎來高溫,氣象活動也更加頻繁,各地進入多雨的季節,人們既要忍受酷熱的陽光照射,又要耐受濕氣的困擾,暑濕交加令人倦怠乏力,吃不好,睡不香,很容易“疰夏”。
人們常以“苦夏”來形容這段時期,想要安穩度過,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要重視,牢記:1要勤,2不曬,3不露,4多吃,每一點都很重要,希望我們都能平安度過這最熱的30天,來看具體內容吧~
1要勤——室內打掃要勤
三伏天里氣候悶熱,濕度大,因而灰塵,粉塵,顆粒物等很容易附著在這潮濕的空氣里。這些臟東西不僅會沾到家中各物品的表面,也會沾到我們的皮膚上,或是在呼吸的過程中進入我們的呼吸道,引起不適。所以說平日里要經常開窗,保持空氣的清新。同時也要勤打掃室內,不僅是地板,還有窗戶,窗臺,桌椅等,盡量一兩天就打掃一次,以使室內保持清潔。這樣居住起來更加清爽舒適,也對身體更有益。
2不曬——不在太陽的下暴曬
這個時節里,太陽很烈,其中的紫外線很強,容易將人曬中暑,同時也會將皮膚曬黑,還可能會曬傷皮膚,引起紅癢,起皮等問題。而經常暴曬還容易令皮膚松弛老化。此外不僅皮膚不能暴曬,我們的眼睛也怕陽光直曬。所以外出活動時,既要穿好防曬的衣服,也有必要佩戴遮陽帽,太陽鏡等,做好各種保護。
3不露——吹空調的時候不露著肩背
臨近入伏的這幾天,已經提前熱起來了,從早到晚,高溫一直不減。這樣的天氣里,人們開空調的頻率都比較高,今年這樣的三伏天,不開空調真的受不了,汗一直流,渾身都黏糊糊的。硬扛的話容易中暑。不過開空調也要有“度”,那就是溫度不要太低,以自己不感覺熱為準,一般來說,二十六七度就很涼快了。同時在吹空調時,也要保護好身體的重要部位,比如肩背,這里很怕吹,一直被冷風吹著則容易引起酸痛,甚至形成炎癥。所以在開空調時,盡量保護好此處,穿上帶領的衣服,或是搭個毯子。晚上也可以用熱毛巾敷一敷,以達到驅寒放松的目的。
4多吃——多吃對脾胃好的食物
我們的脾胃對于外界環境很敏感,容易受到暑熱的影響而變得虛弱。同時這個季節也會因為吹空調,吃冷飲而受寒。所以這段時間一定要多多保護我們的脾胃。飲食上以健脾養胃,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脾胃舒服了,才能更高效地吸收營養,避免身體虛弱。下面就來分享兩道健脾胃的菜肴,你也試試吧~
【肉沫炒豇豆】
1、挑選質地鮮嫩的豇豆,摘洗好以后,切成小段,更容易炒熟入味。
2、另外切點肉,最好是肥瘦都有的,炒出來更香。鍋里放油熱透,將其倒里邊,反復多炒一會兒,令其變色,加點蔥蒜,生抽,蠔油,把味道炒香。
3、屆時把豇豆倒里邊,再搭配些胡蘿卜,一起反復炒勻,調一點熱水,燜三五分鐘,接著均勻撒些鹽,再炒一會兒,湯汁收緊,吃起來會更加入味。
【山藥肉丸湯】
1、先來處理一些肉餡,二分肥,八分瘦,洗過之后攪碎。其中磕入雞蛋一個,加點淀粉,再調入蔥姜,鹽,將全部的調料以及食材都攪拌勻。
2、山藥也處理好,削皮之后切小段,并用水把雜質沖掉,浸泡在清水里邊。
3、鍋里先添上寬水煮開,這時調小火候,把肉餡整理成丸子放進去,全部下鍋后再開大火煮十分鐘,令其熟透后撈出來。
4、重新起鍋,放山藥并加水,煮二十分鐘左右,令其熟透,屆時放丸子,再調些生抽,蔥花,胡椒,即可關火。
本文系小茉莉美食記原創,碼字不易,嚴禁不良自媒體抄襲、搬運。歡迎大家關注,點贊,收藏和轉發!感謝您的支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