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彭博社報道,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當地時間15日表示中美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靈活性,談判“態勢良好”。
芯片(資料圖)
英偉達總裁黃仁勛興奮宣布美國批準H20芯片銷往中國。H20芯片專為中國市場設計,適用于垂類模型訓練、推理。今年4月,美國政府卻禁止英偉達向中國市場銷售該芯片,當時黃仁勛就形容此禁令“代價極其高昂”且“令人深感痛苦”,因為這可能導致英偉達高達150億美元的損失。如今禁令解除,背后原因值得探究。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潛力巨大。僅2025年前三個月,中國廠商就下單160億美元的H20芯片,幾乎等同于英偉達去年中國區全年營收的93%。對英偉達而言,失去中國市場無疑是沉重打擊。此次解禁,預計將在本財年為英偉達提供最高達150億美元的收入。
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透露,解禁是因美國不會轉讓最先進技術,英偉達向中國出售的是“第四梯隊”芯片,性能弱于美國企業使用的最快速芯片。美方企圖通過銷售這類芯片,讓中國開發者對美國技術體系“上癮”,以維持其在科技領域的影響力。但這一如意算盤恐怕難以得逞,中國國產芯片在禁令期間發展迅猛,不管美國賣不賣芯片,中國AI都會持續發展。
貿易(資料圖)
貝森特表示,原定于下月到來的美中關稅休戰截止日期具有靈活性,市場參與者無需擔心該截止日期,當前中美之間的談判“態勢良好”,預計雙方將在未來幾周內舉行會談。這一表態與此前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的強硬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此前,中美雙方于5月12日宣布暫停加征部分關稅90天。如今臨近截止日期,美國財長釋放出靈活性信號,這或許意味著美國在關稅問題上有所松動。美國曾試圖通過加征關稅減少貿易逆差、振興本土制造業,然而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加征關稅對其國內經濟也造成了較大沖擊。此時在關稅問題上緩和,可能是為了緩解國內經濟壓力,尋求與中國在貿易領域的合作空間。
近年來,中美貿易關系跌宕起伏。從2017年美國發動對華貿易戰,到2018年在半導體和芯片領域圍堵中國,再到2019年切斷對華為5G芯片的供應,雙方貿易摩擦不斷升級。美國企圖憑借技術優勢,通過出口管制壓制中國科技企業發展,以維持其在相關領域的領導地位。
貿易(資料圖)
美國芯片解禁與財長放風,看似示好,實則有著復雜的戰略考量。從經濟層面看,美國企業利益訴求是重要因素。英偉達等企業在中國市場擁有巨大商業利益,解禁芯片出口可滿足企業盈利需求,緩解國內企業因貿易摩擦遭受的損失。同時,在政治層面,臨近大選,特朗普政府可能希望通過改善對華關系,為大選爭取籌碼,展現其在外交和經濟領域的“成果”。
面對美國的這些舉動,中國應保持清醒認識和戰略定力。在芯片領域,持續加大自主研發投入,降低對美國技術的依賴。盡管美國解禁H20芯片,但特朗普政府決策存在不確定性,后續仍可能生變,中國不能因此放松自主創新的腳步。
美國芯片解禁與財長放風,為中美關系帶來了一定緩和跡象。但未來雙方關系走向,仍充滿不確定性。中美作為世界兩大經濟體,合作對全球經濟穩定發展至關重要。雙方應在平等、互信的基礎上,通過對話與協商解決分歧,推動貿易、科技等領域的合作。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背景下,中美關系的健康發展不僅符合兩國利益,也符合世界各國的共同利益。未來,中美關系如何演變,全球都在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