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融合"運河煙火氣"與"文明新風尚"的特色市集,7月18日在通州臺湖演亦市集·公園熱鬧開啟。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這是"副中心文明市集"的首場活動,千余名市民在趕集中收獲了別樣驚喜。
據介紹,文明市集由通州區委宣傳部主辦,以"理論宣講、非遺體驗、志愿服務、互動游戲"四大板塊為核心,將20余項特色活動"打包"送到群眾身邊。機關干部、志愿者、百姓宣講員組成的"流動服務隊"穿梭在集市攤位間,用"你趕集我服務"的靈活形式,讓市民在采購生鮮、挑選百貨的間隙,就能輕松參與多樣化活動。
政策咨詢的攤位前,區人保局的工作人員用"大白話"解讀養老政策、就業扶持等民生熱點,"養老保險補繳怎么辦理""靈活就業補貼有哪些條件"等問題被一一解答;法律咨詢臺前,律師現場調解了兩起鄰里糾紛,還向市民發放了《民法典》宣傳手冊;急救演練區的醫護人員手把手教市民操作心肺復蘇,不少家長帶著孩子排隊體驗。
文明理念的傳播也藏在趣味互動里。在"見機行事"游戲攤位前,家長和孩子合力把標有廚余垃圾圖案的沙包投進網內,只有五歲的孩童跟著念叨"廚余垃圾放綠桶";"文明套圈"游戲中,市民用環保套圈投擲寫有"遛狗牽繩""禮讓行人"的標語樁。"玩著玩著就把規矩記牢了!"帶著孫女來趕集的趙阿姨說。
據悉,"副中心文明市集"將作為副中心新時代文明實踐品牌項目常態化開展,每月依托"運河大集"舉辦特色活動,通過"陣地隨人走、服務跟需求、活動接地氣"的方式,持續激發群眾參與熱情,形成"副中心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共建共享氛圍,讓文明新風吹遍副中心每個角落。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武文娟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劉暢
編輯/汪浩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