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秘書長呂特在訪問美國時宣稱,將對持續采購俄羅斯油氣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甚至可能征收高達100%的關稅,印度也在其中。歐盟出臺的對俄羅斯第18輪制裁,也將印度列入二級制裁對象。而印度的回應卻是出人意料,迅速且強硬,顯示出被逼無奈的印度對西方國家政治態度發生了巨大轉變。
印度17日召開記者會,強硬回應呂特言論。外交部發言人蘭迪爾毫不含糊稱,呂特的言論傲慢無理,是對印度主權權力的粗暴干涉,是典型的雙標做法。他強調在能源采購問題上,絕不容許奉行雙重標準。印度絕對不會屈服于北約和歐盟的制裁,一定會捍衛自身的戰略自主。是否購買俄羅斯石油是印度基于自身國家經濟利益發展的需要,北約和歐盟沒有權利指手畫腳,這次印度是真的發火了。
印度的憤怒并非無的放矢。一方面,印度作為全球第三大石油消費國,超過85%的石油依賴進口,俄羅斯已成為其重要的石油供應方。自俄烏沖突以來,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激增約7倍,高峰時占其總進口量的45%,日均進口量超過200萬桶。俄羅斯石油不僅價格優惠,而且供應相對穩定,為印度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是印度經濟增長不可或缺的重要支撐。
另一方面,不少北約成員國自身也是俄羅斯能源的大買家。歐洲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包括部分北約成員國在內的西方國家仍是俄能源的主要消費群體。一邊自己大量進口俄羅斯能源,一邊卻對印度等國揮舞制裁大棒,這種表里不一的行徑,難怪印度會奮起反擊。
從美國方面來看,特朗普此前也曾威脅,如果烏克蘭沖突50天內沒有結束,將對購買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實施二級制裁。此次北約秘書長呂特的言論,更像是美國政策的延伸。美國試圖通過這種方式,在全球范圍內來孤立俄羅斯,鞏固其在能源市場的主導地位,維護自身霸權利益,但印度顯然不會輕易就范。
印度石油部長辛格?普里明確表示,倘若美國對俄羅斯石油實施二級制裁,印度有能力從其他來源滿足自身需求。他還強調俄印關系對全球市場的重要性,印度從俄羅斯購買石油有助于穩定能源市場。實際上,印度早已未雨綢繆,積極拓展能源供應渠道,已與伊朗、委內瑞拉等國簽訂秘密供應協議,為應對潛在制裁做好準備。
這場圍繞能源制裁的博弈,背后反映的是國際政治經濟秩序的深刻變化。美國及歐盟以所謂的“規則”為借口,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嚴重破壞了公平、公正的國際貿易環境。印度一直小心翼翼的維護與西方國家的關系,參與美日印澳“四方機制”圍堵中國,甚至不惜破壞上合組織合作。但這些投名狀都沒有換來美國對印度加征巨額關稅,沒有換來西方國家對印度國家利益的關心,反而是關稅和制裁一起上,讓印度沒有任何回旋余地。印度的強硬回應,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能源安全和經濟利益,更是對這種霸權行徑的抗爭。
未來,印度是否會因北約的威脅而減少從俄羅斯的石油進口,目前尚不明朗。但可以肯定的是,印度在能源自主道路上的決心,以及對國際雙標行為的抵制,將在這場博弈中持續產生一定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