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江蘇省血吸蟲病防治研究所健康管理中心
(寄生蟲病專科門診)
接診了一名24歲男性患者
該患者因在無錫本地餐館
食用空運自廣東的淡水魚生后
高度擔憂感染肝吸蟲病
緊急前來咨詢就診
患者
食用淡水魚生后3天,出現低熱(體溫最高37.8℃)、上腹部隱痛等癥狀,偶感乏力,食欲減退,無腹瀉。
醫生
患者血常規顯示嗜酸性粒細胞正常,大便常規蟲卵未見。因肝吸蟲感染的潛伏期通常為1個月左右,具體時間會因感染蟲數、個人體質等因素而有所差異,囑定期隨訪觀察。
醫生吳偉
近年來,我們接診的病例主要是從廣東,尤其是順德、佛山地區旅游歸來的,此次市民食用由廣東空運至無錫的淡水魚制作而成的魚生出現相關癥狀,是第一次發現。
記者查詢發現
在某外賣平臺上
標注為“空運現貨”的廣東順德魚生
(使用吊水皖魚制作)
月銷量已近百單
什么是肝吸蟲?
肝吸蟲病是由華支睪吸蟲寄生在人體肝膽管內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病。淡水魚無論野生還是人工養殖,都可能攜帶肝吸蟲囊蚴。當人們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囊蚴的淡水魚時,極易感染肝吸蟲。在我國,廣東等地因有食用魚生的飲食習慣,是肝吸蟲病的高發區域。
圖2:華支睪吸蟲的生活史示意圖
肝吸蟲病的癥狀
肝吸蟲病的癥狀表現多樣,初期部分感染者可能并無明顯癥狀。隨著病情發展,可能出現間斷性發熱,這是身體免疫系統對抗寄生蟲感染的一種反應。同時,血常規檢查會出現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的情況,這也是肝吸蟲感染的一個重要指標。
此外,患者還可能伴有消化不良、腹痛、腹瀉、肝區隱痛、肝腫大等癥狀,其中以右上腹肝區隱痛為最常見。如果病情持續惡化,還可能并發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甚至發展為肝硬化、膽管癌,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圖3:肝吸蟲病患者的肝區隱痛是最常見癥狀
醫生吳偉
肝吸蟲病患者的癥狀和普通感冒類似,加上非習慣食用淡水魚生地區的醫生對此缺乏經驗,臨床上極易出現漏診、誤診。
吃了淡水魚生,怎么辦?
若市民近期有食用來自廣東等地淡水魚生的經歷,且出現了間斷性發熱、血常規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癥狀,應及時前往醫療機構進行肝吸蟲病相關檢測。
檢測手段主要包括病原學檢查(即在糞便中檢測蟲卵)、免疫學檢查(如檢測相關抗體)、血常規及肝功能檢查,以及B超、CT等影像學檢查,以便醫生綜合判斷是否感染肝吸蟲病。
預防措施
預防肝吸蟲病最關鍵的措施是改變不良飲食習慣,堅決杜絕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魚、蝦。處理食物時,刀、砧板、容器等廚房用具必須嚴格做到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生食淡水魚片(魚生)
存在極高的寄生蟲感染風險
嚴重威脅食品安全與公眾健康
記者:蔚來
校對:小阮
責 編:覓雪
編審:丁晴
來源:江南晚報、江蘇寄生蟲病防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