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當粟裕提出“全殲敵74師”的戰略構想時,滿場皆驚。
這可是敵人的“王牌師”,戰斗力極強。而且就在前不久的漣水戰役中,華野剛在這支部隊的手上栽了一個跟頭。
現在粟大將卻想要一口氣吃掉它,不得不說,他的想法實在大膽。
事實也確實如此。華野費力將74師包圍于孟良崮后,周圍敵軍立即從四面八方涌來,企圖對我軍形成夾擊之勢。
我27萬主力瞬間陷入危機。最后還是粟裕四天四夜沒合眼,才讓部隊轉敗為勝。
既然知道74師厲害,為何粟大將還要將其視作攻擊目標?戰斗過程究竟是怎樣的?
大膽的決定
萊蕪戰役結束后,國民黨軍隊遭到重創。老蔣氣急敗壞之余,也終于不敢再輕視我軍。
隨后,他便將全面進攻轉為重點進攻,將陜北和山東兩個解放區作為了重點進攻目標。
在山東方面,敵人一口氣調集了45萬大軍,下定決心要給華野一次重擊。
面對來勢洶洶的敵軍,華野也立即做出了反應。
粟裕率部一邊打,一邊退,本想在運動戰中尋求殲敵機會,但結果并不如人意。
他先是以佯攻泰安的方法,進行“圍點打援”。
然而,等到守城的敵軍被圍得水泄不通后,不管是駐兗州的國軍第二兵團司令王敬久,還是駐徐州的陸軍總司令顧祝同,全都無動于衷。
他們似乎是吸取了上次萊蕪戰役的教訓,并不敢輕舉妄動。
粟裕無奈,只好臨時改變策略。但在之后的戰斗中,我軍雖然取得了幾次勝利,消耗了一部分敵人,但始終無法擴大戰果。
這就導致,我軍機動月余,卻根本尋不到最佳的殲敵機會。
而敵人呢?他們牢記著以前分路進攻,卻被我軍分割殲滅的教訓,始終齊頭并進,穩扎穩打,對我軍步步緊逼。
形勢一時緊張起來,粟大將也不免有些焦灼。
毛主席得知華野的困境后,立即發來電報安慰。他表示,敵人現在呈密集狀態不好打,應該忍耐待機,不要急于求成。只要有耐心,總會有殲敵機會。
隨后,主席又提出了具體的作戰建議:先向東北方向撤退,一面保存實力,一面誘敵深入,尋找殲敵機會。
我軍開始行動后,敵人的作戰思想果然被擾亂了。他們誤以為我軍是“疲態漸顯”,不敢與他們正面較量,所以才會緊急撤退。
老蔣不愿放棄大好的殲敵機會,于是急令眾人兼程行軍,務必與我軍在魯中山區進行決戰。
之后,數十萬敵軍便以整編74師為首,25師、83師為左右側翼,直接向我軍指揮部開進。
也正是敵人的這一舉動,向我軍暴露了他們的弱點。
首先就是敵人愛冒進的特點。只要我軍稍微露出一點“破綻”,敵人必定會不顧一切地追過來。
其次就是敵人的隊形,很容易就猜出哪支部隊是主力,哪些部隊是雜牌。
敵人這次部署中,戰斗力最強大的肯定是74師。只要我軍將這支主力消滅,那么其他的敵軍也就不戰而退了。
就這樣,粟大將決定將74師作為殲滅目標。
一來,他是想從根本上緩解山東的作戰壓力;二來,我軍還能消滅一部分敵人的有生力量,達成擴大戰果的目的。
不可小覷的敵人
計劃雖好,但實施起來卻并不容易。
74師號稱“國民黨王牌師”,在抗日戰場上功績甚偉。因此,老蔣特意將軍隊上下都配備了美械裝備,足見他對74師的喜愛。
而敵師長張靈甫更是老蔣極其看重的愛將。他是黃埔軍校第四期生,又在陸軍大學受過培訓,頗具作戰頭腦。
更重要的是,他與陳毅有過“過節”。在江西高安戰役中,兩人指揮各自的部隊對戰。在作戰過程中,張靈甫一條腿被炸傷,從此留下了殘疾。
從此以后,他便對陳老總產生了怨恨。這次進攻山東,他也抱了決一死戰的想法。
在出發前,他還口出狂言:要將仇人趕到東海里喂魚!
所以,要想殲滅這支部隊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當時看好粟裕的根本就沒多少人。
最后,還是在毛主席的支持下,戰斗才得以進行。
之后,粟大將便繼續“丟盔卸甲”,使敵人放松警惕。張靈甫見我軍已經“潰敗而逃”,心中大喜,于是加快速度追了上來。
這樣一來,74師便與25師、83師拉開了距離。
等敵人跑得足夠遠后,陳粟抓住機會,立即指揮1縱、8縱插入敵人縱深,切斷了74師與其他國軍的聯系。
之后,在敵人還未反應過來時,1縱、6縱、8縱又立即攻占了垛莊和萬泉山,直接斷了敵人的退路。
就這樣,74師成功被我軍包圍在了孟良崮。即便如此,敵人還是沒有投降的意愿,一直拼死抵抗,想要固守待援。
老蔣得知后心急如焚,立馬命令各部隊前往戰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救出74師。
而作為左右兩個護法的黃百韜與李天霞,更是遭到了一通斥責。
由于張靈甫深得老蔣寵信,所以平時性情十分驕縱張狂,與黃、李二人都產生矛盾。兩人不愿意前去營救也情有可原。
黃百韜還好,被老蔣罵了之后,便立即帶著25師朝著孟良崮馳援而去。
但李天霞受到老蔣的催促后,還是不愿費心營救。最后,他只派了一個團過去裝裝樣子。
不過,即便敵人的支援力量減少了一部分,戰場上的形勢還是不容樂觀。
危急時刻
彼時敵人已經從四面八方趕來,而山上的74師還在拼盡全力抵抗。
若我軍不能速戰速決,待敵援到達后,我軍就會陷入他們的包圍之中。整整27萬主力都會陷入危機。
面對如此嚴峻的形勢,粟裕一刻也不敢歇。他整整四天四夜沒有合眼,血壓也快飆升到了極致,戰況的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在最后幾天里,陣地上已經開啟了反復拉鋸的爭奪戰。當我軍確保包圍圈沒有任何突破口后,便立即向敵人腹地猛撲。
但由于敵人反抗情緒極其強烈,導致我軍鏖戰半天卻始終沒有取得戰果。
最后,由于我軍傷亡較大,又饑困交迫,戰斗力開始慢慢下降。74師抓住機會,竟然開始瘋狂反撲,大有要將我軍反包圍的趨勢。
當時很多人提議先停止攻擊,休整一番,等到晚上再打,但粟裕卻并不同意。
他從敵人的推進速度,以及我軍各部隊的戰斗情況推算出,我軍完全有能力將敵人一舉消滅。
于是他當即下令:趁著天還沒亮,對敵人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敵人猛,我軍就要比他們更猛。
就這樣,戰士們提起最后的力氣,向敵人展開了更加迅猛的攻勢。
敵人本以為看到了一絲希望,卻不想被我軍這突如其來的全面進攻打懵了。
與此同時,老蔣派去的運輸物資的飛機,竟然將補給全都投給了我軍。戰士們在補充完體力后,漸漸恢復了戰斗力。
最終,在一番激戰后,我軍成功將敵軍殲滅,取得了最后的勝利。
參考資料:
孟良崮戰役,全國征兵網,2014年3月14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