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郵箱: ymq120@yeah.net 對于來稿,默認為原創
近日,河北秦皇島的一家二甲醫院,悄然開設了一家 “不愛上班門診”。
此消息一出,瞬間引發了廣大網友的熱議,無數職場人紛紛表示:“這簡直說出了我的心聲!”
這一獨特門診的出現,究竟意味著什么?它又為何能在眾多職場人中引起如此強烈的共鳴呢?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深入探討一下。
其實,“不愛上班門診” 并非憑空出現。早在之前,醫院就開設了 “不愛上學門診”,專門幫助那些對學習產生抵觸情緒的孩子。而 “不愛上班門診” 的設立,正是源于家長們的一句感慨:“不愛上學有人管了,那不愛上班有人管嗎?” 醫院的醫生在日常接診中也發現,許多人對上班的抗拒,背后往往隱藏著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但直接提及這些專業術語,很容易讓患者產生病恥感,于是,“不愛上班門診” 應運而生。
從醫學的角度來看,世界衛生組織早已將 “職業倦怠” 列入國際疾病分類。這種倦怠表現為精力耗竭、工作疏離感和職業效能降低。當這些癥狀持續存在,并伴隨著失眠、情緒低落等情況時,就極有可能需要專業的心理干預了。
據該門診的岳醫生介紹,前來就診的患者普遍存在情緒不穩定、人際關系惡化、上班痛苦等表現,這些癥狀與抑郁癥、焦慮癥高度相似。若得不到及時的干預,很可能會發展為更嚴重的心理問題。
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工作的丁先生,就是職業倦怠的典型案例。作為一名游戲策劃,他每天都要加班到很晚,巨大的工作壓力讓他身心俱疲。有時候,早上一想到要去上班,就感到無比疲憊,久而久之,甚至產生了 “厭班” 情緒。最終,他患上了焦慮癥,不得不去尋求專業幫助。
像丁先生這樣的職場人,其實并不在少數。據相關調查顯示,超 70% 的職場人在工作中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壓力,其中近 30% 的人表示壓力已經嚴重影響到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狀態。
“不愛上班門診” 的出現,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醫療服務拓展,更是社會對職場心理健康問題重視的體現。
在現代社會,“內卷”“996” 等現象屢見不鮮,職場人長期處于高強度的工作壓力之下,職業倦怠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
據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 2017 名職場人士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45.5% 的受訪職場人坦言自己存在嚴重的職業倦怠。而在《中國城鎮居民心理健康白皮書》中也指出,73.6% 的人處于心理亞健康狀態,16.1% 的人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
然而,盡管職業倦怠問題如此普遍,但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職場人卻選擇將這種痛苦默默承受。他們將工作中的乏力、疲憊視為常態,即便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也因為害怕被貼上 “脆弱”“矯情” 的標簽而不愿就醫。
就像網友們所說:“不是不想去看,而是怕別人說自己太矯情。” 這種社會觀念的束縛,讓許多職場人在心理困境中越陷越深。
醫院方面也表示,目前 “不愛上班門診” 的就診人數并不多。這一現象也從側面反映出,人們對職場心理健康問題的認知還有待提高。很多人仍然沒有意識到,“不愛上班” 可能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情緒,而是一種需要關注和治療的心理問題。
那么,如何才能真正解決職場人的心理困境呢?這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對于企業來說,應當重視員工的心理健康,優化職場環境,給予員工更多的關懷。減少不必要的加班,摒棄 “狼性文化”,建立科學合理的工作制度,讓員工在一個相對輕松、健康的環境中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減少員工的職業倦怠感。
從社會層面來看,需要加強對心理健康知識的宣傳和普及,消除人們對心理疾病的偏見和誤解。鼓勵更多的醫院開設類似的門診,為職場人提供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幫助。同時,也可以通過社區、企業等渠道,開展心理健康講座和培訓,提高大家對心理健康問題的認識和應對能力。
而對于職場人自身來說,當出現持續的職業厭惡情緒時,不要簡單地自我否定或硬扛,要學會正視自己的心理狀態變化。適時地尋求心理咨詢,調整工作節奏,甚至考慮改變職業環境,都是合理的應對方式。要知道,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并不是一種軟弱的表現,而是對自己負責的體現。
“不愛上班門診” 的出現,就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了當代職場人的心理困境。它提醒著我們,關注職場心理健康,刻不容緩。只有當社會觀念發生轉變,企業承擔起應有的責任,職場人自身也重視起心理健康時,我們才能真正告別 “不愛上班” 的困境,讓工作成為一種快樂和價值的實現。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
希望每一位職場人,都能在努力工作的同時,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平衡與幸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