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7月18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白宮正式簽署《指導與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簡稱《天才法案》),標志著美國首次為穩定幣建立聯邦監管框架。這一法案被特朗普稱為“金融科技自互聯網誕生以來最偉大的變革之一”,但它的真正影響究竟如何?是鞏固美元霸權的“天才”策略,還是飲鴆止渴的金融實驗?
近年來,穩定幣市場迅速膨脹,全球市值已超2470億美元,其中泰達幣(USDT)和美元幣(USDC)占據主導地位。然而,監管模糊、儲備不透明等問題頻出,2022年算法穩定幣UST的崩盤更讓市場意識到風險。與此同時,全球“去美元化”浪潮興起,美元指數年內已跌超10%,美國急需新的金融工具維持美元主導權。
在此背景下,《天才法案》快速推進。6月17日,美國參議院以68:30通過;7月17日,眾議院以308:122批準;7月18日,特朗普高調簽署生效。
從內容來看,《天才法案》對穩定幣發行商提出了嚴格要求。每發行1美元的穩定幣,背后必須有等值的“高流動性、安全資產”作為支撐,范圍包括美元和短期國債等。這意味著穩定幣將不再是一個游離在灰色地帶的金融工具,而是要承擔起合規義務。法案還首次將穩定幣納入反洗錢和金融監管體系,要求發行商每月披露穩定幣儲備明細,并接受聯邦監管機構審計。
支持者認為,在加密貨幣市場迅速增長的背景下,通過立法可以為行業和數字資產制定明確規則,推動其更廣泛地使用,并確保美國在數字支付領域保持領先。法案通過將使大量加密貨幣資產得以流通,為美國資本市場打造新的增長點,并推動金融創新,進而使美國在數字金融競爭中占據主導權。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如果法案生效,美國穩定幣的市場規模可能會增長8倍,超過2萬億美元。這將刺激美元與美債需求,從而強化美元貨幣體系。
但批評者也表達了諸多擔憂。部分民主黨人認為,該法案未能為消費者、國家安全或金融穩定提供足夠的保障。從監管角度看,有觀點認為法案并未對加密貨幣行業施加嚴格監管,將給消費者乃至整個金融體系帶來新的風險。《天才法案》通過后,大量加密貨幣資產得以流通,可能讓消費者誤以為這些資產是安全的,實則暗藏隱患。有分析指出,法案成法后可能為美國銀行自主發行數字資產鋪路,而這一過程中潛在的風險難以預估。
特朗普力推《天才法案》,其背后有著多層面的考量。一方面,從國家戰略層面,鞏固美元霸權地位是重要目標之一。當下全球去美元化趨勢有所顯現,而《天才法案》將穩定幣與美元掛鉤,有助于對沖這一風險。隨著穩定幣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全球對美元穩定幣的需求將“直接鞏固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穩固美元在全球貨幣體系中的霸權地位。
另一方面,刺激美債需求、緩解美債壓力也是現實需求。美國國債規模如今已高達36.2萬億美元,不少國家出于風險考慮已減持美債。而《天才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商為其發行的每一枚穩定幣提供100%的資產儲備證明,這些資金通常會被用來購買高流動性的短期美國國債。這意味著穩定幣市場規模越大,對美國國債的持續性需求就越強,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推動美債發行利率下行,降低美國政府的利息成本。
然而,《天才法案》想要達成維護美元霸權等目標,并非易事。從全球范圍看,各國對穩定幣的態度和監管政策各不相同,美國穩定幣在全球擴張可能面臨諸多阻礙。歐洲央行就曾警告美元穩定幣激增可能破壞歐洲金融系統的穩定。而且,穩定幣自身也存在一系列風險,如可能引發類似“影子銀行”的系統性金融風險,其過度膨脹可能推高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杠桿和期限錯配風險,在極端情況下可能因兌付恐慌引發系統性擠兌。美國傳統銀行業也可能因穩定幣的發展面臨存款分流等問題。
特朗普簽署《天才法案》,試圖通過確立數字穩定幣監管框架來實現多重目標,但這一法案究竟是不是“天才之舉”,還需要時間和市場的檢驗。在全球金融格局日益復雜的當下,該法案對美國乃至全球金融市場的影響,無疑值得持續關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