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8日,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媒體見面會在廣東蕉嶺縣長潭鎮白馬廣場舉行。梅州市以及蕉嶺縣委、縣政府相關領導,麗江市古城區領導,上杭縣、武平縣文旅部門及部分企業代表,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發起人、策展人、藝術家和媒體代表近百位嘉賓共同出席了媒體見面會。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由中共蕉嶺縣委、蕉嶺縣人民政府主辦,藝瑯國際、廣東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廣東云錦書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承辦,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研究院、服務器藝術作為學術支持機構。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作為蕉嶺縣以“藝術賦能鄉村”為抓手落實省委“雙試點”使命任務、共繪“蕉嶺版麗江”的重要載體,本次媒體見面會主要是向社會各界全面宣告活動啟動,系統傳遞藝術季核心理念、特色亮點及推進計劃。
蕉嶺縣委書記劉鴻濤
蕉嶺縣委書記劉鴻濤在致辭中表示,“藝術賦能鄉村”是一條極具潛力、充滿活力的創新路徑。將藝術引入鄉村,不僅能為鄉村注入嶄新的生命力與創造力,更能喚醒沉睡的資源,激活發展的潛能,提升鄉村的審美價值與精神氣質,最終實現“以美育鄉、以藝興業、以文鑄魂”,因此,我們積極推動舉辦“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我們期待,通過藝術家們的獨特視角和創意表達,深度挖掘蕉嶺的生態之美、人文之美、鄉村之美,讓藝術與山水對話、與田園共舞、與壽鄉共鳴,讓蕉嶺的每一寸土地都成為講述故事的畫布,讓每一位來訪者都能感受到獨特的“蕉嶺魅力”。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發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藝術家鄭澤生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發起人之一,原生跨域藝術家鄭澤生作為一個從梅州走出的游子,最終在云南麗江的山水中找到了創作的沃土,也深深參與了當地文旅的實踐。他在發言中講到:“蕉嶺坐擁世界長壽鄉的金字招牌、得天獨厚的生態稟賦、深厚的客家文化根基和散落鄉間的古村落寶藏。它像一塊璞玉,蘊藏著無限可能,卻也需要一個契機,而藝術,正是喚醒其光芒的鑰匙!于是,‘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應運而生。這不僅僅是一場藝術盛宴,更是我們響應國家文旅融合大戰略,依托消費促進窗口期,為蕉嶺量身定制的‘藝術振興鄉村’的系統工程。我們的目標非常清晰:一、以藝術為媒,喚醒沉睡的寶藏;二、打造“蕉嶺版麗江”的可持續IP;三、藝術賦能,惠及鄉民。通過藝術引流,帶動民宿、在地農產品升級、研學旅行等新業態,讓藝術轉化為村民增收的‘金鑰匙’,探索可持續的‘藝術季經濟鏈’。”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策展人殷嫣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策展人殷嫣介紹了本次藝術季的主題——萬物自得。“萬物自得”脫胎自北宋理學家程顥的“萬物靜觀皆自得,四時佳興與人同”,縱觀蕉嶺的自然與人文風貌:石窟河以沉默滋養稻茶,百歲長者依四時躬耕,可謂“水土不言,自有春秋”;客家山歌應和梯田起伏,古墟商號銘刻晨昏流轉,踐行“人事有常,不違天時”。在這里,自然自得,人文自得,天地萬物各循其道,生生不息。此次大地藝術季正是要以當代藝術的視角,重新詮釋這份亙古不易的天地和諧,用藝術去顯露這片土地本有的詩性。借助先鋒藝術家的多元創作,以“四時為尺、田野為硯”,在蕉嶺大地上鋪展開一幅詩意畫卷,喚醒眾生靜觀生命本然的能力。用藝術真正為鄉村發展賦能,讓更多的人知道蕉嶺、了解蕉嶺、愛上蕉嶺,讓藝術和創意成為助力蕉嶺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的LOGO和吉祥物Jolele
在本次媒體見面會現場,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的LOGO和吉祥物也驚艷亮相——矗立在稻田間、神態可愛的東方精靈“Jolele”。策展人殷嫣介紹到,設計團隊深入山野采風,將客家圍屋方正端莊的屋頂輪廓轉化為精靈的圓顱,配以銳利的目光,象征對這片土地自然與人文的敏銳洞察;手持毛竹杖,寓意竹報平安、節節高升,也映射客家人尊天惜物的文化基因;腳踩富硒稻田,彰顯蕉嶺富硒稻米所蘊含的健康與長壽價值。它的形貌與當代潮玩頂流不謀而合,卻又深深根植于千年山野傳說,展現出“千年山野靈韻碰撞當代潮玩基因”的創意理念。
參展藝術家代表、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學術主持陳文令
“蕉嶺這座‘世界長壽鄉’,就是座免費的超一流天然大氧吧!”參展藝術家代表、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學術主持陳文令在發言中分享了他來到蕉嶺的感受。“粵閩贛三省交匯處的獨特山水,孕育出植物豐茂、空氣極佳的生態奇跡,恰是本屆大地藝術季主題‘萬物自得’的生動寫照。大地藝術季應該是‘姓公不姓私’的,以大地為基、天空為蓋,打造自由浪漫的公共藝術空間。今天是‘人人都是藝術家’的時代,藝術家與鄉村將在創作中雙向賦能、融合共生。共同將蕉嶺塑造為‘壽鄉畫廊·生態明珠’,助力蕉嶺建設成可居可游、可商可產、可研學的多元福地。”
麗江市古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唐天浩 (左)和 蕉嶺縣委常委、縣政府黨組成員、副縣長王映萍(右)
媒體見面會現場,還舉辦了蕉嶺縣與麗江市古城區友好合作縣簽約儀式。蕉嶺縣與麗江市古城區締結友好合作縣,對兩地農文旅融合及戰略升級具有以下推動作用:
麗江市古城區政府黨組成員、副區長唐天浩致辭
首先,農文旅融合發展經驗共享。麗江可輸出成熟的民宿運營、文化活化及文旅產業鏈管理經驗,助力蕉嶺依托“非遺+研學”、三及第美食等本土資源,加速“藝術+鄉村+旅游”模式落地,打造差異化農文旅業態。其次,共建“蕉嶺版麗江”品牌:通過導入麗江的文旅IP塑造思路(如束河古鎮開發模式),蕉嶺可串聯石窟河示范帶、米香中心等節點;疊加長壽鄉中鄉青檀古樹園周邊和高思古民居傳統村落,構建“康養+文旅”新場景,提升“世界長壽鄉”的品牌競爭力。第三,文化旅游交流機制化、常態化:合作推動人才互訪、藝術家駐留計劃,深化客家山歌、納西文化等非遺互動,培育沉浸式體驗項目,增強游客吸引力。最后,區域協同發展提效:蕉嶺借力麗江的客流引流能力及市場影響力,拓展大灣區客源;麗江則通過蕉嶺的“蘇區融灣”政策窗口,聯動粵閩贛資源,實現雙向賦能。
梅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徐振東致辭
此舉將加速蕉嶺從“試點”向“標桿”躍升,并為麗江開辟華南市場錨點,形成“南麗江、北蕉嶺”的文旅協同新格局。
藝術家在白馬村石窟河邊考察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媒體見面會期間,藝術家們也對蕉嶺本地進行了實地考察,根據不同村落和風貌的現狀特質、游客探索路徑的節奏與沉浸感等多個維度,初步擬定了四個展覽區域組團:1)石窟河長灘、米香美術館、鄉建館;2)三圳鎮;3)粵閩門戶(廣福鎮);4)高思村:梯田、泉水橋、十二聯樓古建筑、600年古樹。藝術家將會結合蕉嶺的自然和人文環境進行在地創作。
考察藝術家與藝術季主創團隊合影
本次考察藝術家包括:陳榮彬、陳文令、成卓、刁勇、何崇岳、梁鏈喜、劉耀華、麻進、童文敏、許仲敏、楊梅紅、楊千、張琪凱。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將于9月下旬開幕,展覽為期半年。
蕉嶺米香中心和石窟河
▲關于廣東蕉嶺
廣東蕉嶺,位于梅州市東北部、粵閩贛三省交界處,是著名的“世界長壽鄉”。這里群山環抱、碧水長流,擁有秀美的自然風光,如蜿蜒的石窟河、風光旖旎的長潭旅游區,以及桫欏珍稀園等生態寶地。蕉嶺是客家民系聚居地,文化底蘊深厚,孕育了晚清愛國詩人等歷史名人,并擁有濃郁的客家風情和獨特的僑鄉文化。當地依托優越的生態環境和富硒土壤,發展綠色建材、現代農業(富硒農產品)和生態旅游,其獨特的長壽文化、清新的空氣與寧靜的田園生活,共同塑造了“壽鄉畫廊·生態明珠”的迷人形象,是一個宜居宜游的生態福地。
廣東蕉嶺大地藝術季
主辦:
中共蕉嶺縣委、蕉嶺縣人民政府
承辦:
藝瑯國際
廣東音糖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廣東云錦書文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
學術支持:
廣州美術學院城鄉藝術建設研究院、服務器藝術
總顧問:范勃、羅奇
學術主持:渠巖、陳文令
發起人:鄭澤生、謝蓉
藝術總監:謝蓉
總策劃:劉樹慧
策展人:殷嫣
聯合策展人:胡玥、徐彬
開幕時間:2025年9月下旬
地點:廣東 ? 蕉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