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動車霸主”到“銷量危機”
文 |動點科技
作者|icebin
排版|Miziko
本文預計閱讀時長8分鐘
現有陣容暫時能守盤,如果盤都守不住,那必須要出新。這是特斯拉目前面臨的局面。
特斯拉在全球各個市場的表現開始搖擺
曾幾何時,特斯拉是歐美各個主要市場的銷量擔當,銷量表現猶如定海神針一樣穩定。在歐洲市場,隨著這幾年汽車行業的發展,歐洲的整體汽車銷售有所增長,而電動車的銷量也在攀升。但是近期,特斯拉的美國和歐洲市場份額均略有下滑。
在美國市場,特斯拉第二季度比起去年同期下滑了 9%,而老牌車企福特倒是在第二季度稍微多賣了一些電動車。雖然特斯拉依然在頭名,但你要想下,連老邁的福特都能通過推出新的電動車型號來爭奪市場,特斯拉是不是有點太不思進取了?
在歐洲一些國家,其它品牌的電動車型并非一直都沒有變化,他們也在努力爭奪市場。舉三個典型的例子,比如在法國市場,本土的老牌車企標致和雷諾推出了多款電動車產品,這些產品的迭代周期都比較快,而且設計感也不錯,對特斯拉的銷量形成了壓制。
另外一個比較典型的市場是意大利,特斯拉在這個市場也遭遇阻力,因為意大利也是老牌的汽車制造國,也有一些國民級的產品,但他們也很努力啊,都在推新的車型搶奪電動車市場用戶。而在瑞典這個市場,大眾的ID.7和沃爾沃的XC40 依然把持著前面兩個位置,特斯拉暫時在第三名徘徊,而前兩者車型的推出時間也比較晚,都是經過對市場的理解和思考做出的進化產品。
另外,在歐洲市場,中國造車勢力在這幾年也開始滲透。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的銷量達同比獲得加大的增長,市場份額攀升到了 4.8%。究其原因,中國汽車在歐洲市場也是積極進取,除了車型眾多,插混技術的車也在對特斯拉形成拉扯,新車型也在不斷推出。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遭遇各路新車圍堵
反觀世界上競爭最激烈的中國市場,特斯拉的份額似乎也開始展現出疲態。江湖一直有個段子,說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各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上的特斯拉。雖然特斯拉依然在高位,但是這個段子上的高手車型列表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更新一次。
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特斯拉在中國市場的銷量在26.34萬輛,較上年同期27.83萬輛同比下降約5.4%。而整個中國市場的新能源車還在源源不斷的賣出,這點說明特斯拉的車型吸引力開始下滑。
如果說鐵打的特斯拉,流水的競爭車型這句話形容的是過往的境況,那么今年新的對手就是小米YU7 的出現。YU7 的定位就是精準鎖定Model Y,而后者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出貨支柱。
小米YU7 發布之后3分鐘,大定突破20萬輛,1小時后,飆升至28.9萬,這個數字表現無論是行業內還是消費者,都會為之一震。如果算產能滿負荷的情況,每個月的交付量就非常可觀。再加上小米SU7 也在對Model 3 形成牽制,如果小米整個產能爬上來,對于特斯拉的份額分化影響是肯定有的。
中國市場是兵家必爭之地,在 25-30 萬左右的價位,如果說在以前,產品線還比較單一,那么今年就非常白熱化。你甚至可以看到很多超大型的車型出來,甚至一些 9 字頭的大空間車型把價格放到了 30 萬以內的售價。比如剛剛發布的樂道L90。另外,隨著這幾年增程車的技術成熟,消費者教育工作也到位了,增程車型也在市場上獲得了不少訂單。
特斯拉靠既有車型守住份額壓力巨大
特斯拉現在主力出貨的兩款車,Model Y 和Model 3,分別發布超過 6 年和 9 年時間。中間雖然做了一些改動升級,但是相對于新能源車市場日新月異的今天,顯得有點不積極。
無論是外觀和內飾,特斯拉一直走的是極簡風,有調侃說它是乞丐版本也是和當下不斷進化的對手車型相比得出的感知。
此外,特斯拉的價格段在這幾年當中受到不斷的沖擊,不少車型要么以相等的價格,,越級的配置對標,要么以高端的定位,平實的價格廝殺。再加上特斯拉的定價和促銷以及金融方案調整日趨頻繁,向中國新勢力的營銷力度看齊,也側面反映出特斯拉的壓力。
那么回到開頭那句話,想要守住江山,就需要新的動力來推進。實際上在這之前,關于一款廉價的Model 2 的傳言一直都有,但后來沒有了下文。對于特斯拉來說,做出這樣的車型是會走量,但是對于品牌及各個維度的影響,也要考慮在內,價格太便宜以后就不好做高端。
現在,重要的特斯拉動作來了。一個是特斯拉工廠曝光了一款介于Model 3 和Model Y之間身材的車型,風格看過去更加偏向Model Y。有消息說這會是款Model Y 的簡配版本,成本會有所降低。
那么從價位段來說,如果能夠把消費者的購買門檻壓縮,彌補一些Model 3 和Model Y 的空檔,就會對特斯拉現有的出貨陣容形成補充。對于去門店的用戶,也大體上可以實現不會輕易跳單的選擇,因為配置陣容會齊一點。
另外一個動作就是特斯拉新出的 6 座版本的 Model Y L,之前已經為Model Y提供過7座配置,但 7 個位置空間難免略緊張一點。 6 座版本采用2+2+2的座椅布局,軸距拉長 15 厘米,長度增加 18 厘米,在中國市場應該也會受到一些家庭青睞。但這里有個價格定位上的困難,就是在中國市場如果摸高到 40 萬以上,可能很多用戶會把它和國產的大塊頭“9 系列”做對比,這又會是個艱難的取舍問題。定位上,這可能是個介于Model Y 和Model X 的車型,但最終還要看官方的市場營銷會如何操作。把一個老車型進行拉長操作,也是中國市場以往很多車企干過的事情,顯然特斯拉也是學到了這個技巧。
此外,在中國市場要繼續轉守為攻,特斯拉還準備了一款“Model 3+”。據工信部的信息,該車型產品型號為TSL7000BEVBR1,儲能裝置種類為三元鋰離子電池。這款車加進來之后,現有陣容會得到補強。
在轎跑車型上,特斯拉也布局了一款2026 款 Model S Plaid 版。高端轎跑車市場還是有一定的用戶的,小米證明了這一點。這款車的諜照也已經出來了,雖然不是特斯拉的走量車型,但參考過往慢吞吞的特斯拉動作來說,已經算是新鮮血液了。
總結
特斯拉在今年二季度財報為近6年來最差的業績表現,在現有陣容上耕耘只能是防守,所以必須做出一些新的動作來保住份額。
新的車型可以豐富現有產品線的配置,對于整個品牌的聲量和拉力也是有幫助的。你必須正視市場上其它對手和品牌的進步,也必須傾聽來自消費者的聲音。
對手從上和下進行夾擊,沒有應變份額肯定會失守,如果各個對手的新車型產能跟上,競爭力就會被蠶食,這是特斯拉不緊不慢節奏帶來的負面影響,必須正視。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不加快走,就會掉隊,這不是特斯拉面臨的問題,整個新能源車市場都明白這個道理。
本文為動點科技記者原創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如需轉載或開白請在后臺回復“轉載”。
- - - - - - - - END - - - - - - - -
互動話題
特斯拉還能守住中國市場嗎?
快來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吧!
*想要獲取行業資訊、和志同道合的科技愛好者們分享心得,那就趕快掃碼添加“動點君”加入群聊吧!群里更有不定期福利發放!
精彩好文值得推薦!
一鍵轉發,戳個在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