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斗
宗慶后的遺產官司誰會贏?是大公主贏還是三兄妹贏?
這兩方誰輸多,誰輸少尚難確定,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兩方都贏不了,最大的贏家將另有其主。
首先,大公主不會獨贏。
如果大公主獨贏,會引發對我國財產繼承制度的質疑。我國《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一條明確規定:“非婚生子女享有與婚生子女同等的權利,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視。”這一條明確了非婚生子女財產繼承權益的平等保護,在父母去世后享有平等的繼承權利。任何組織或個人對非婚生子女的歧視行為都可能構成違法,這體現了我國對非婚生子女權益的保護已與國際接軌。
在世所矚目的宗慶后中遺產爭奪案,如果判大公主獨贏,《民法典》的這一條法律明文就會受到直接的挑戰。
第二,判三兄妹贏不合勢。
宗老的非婚生三兄妹顯然有備而來,絕不只是為了分割家庭信托的美金資產。三兄妹同時在兩條戰線上發起了訴訟戰。一方面在香港高等法院起訴宗馥莉,要求凍結宗慶后生前所設立家族信托在匯豐銀行賬戶內18億美元資產,阻止宗馥莉的處置權,并追討父親生前承諾的21億美元信托權益,約合人民幣153億元。另一方面向杭州中院提出了股權訴訟,要求繼承分割宗老生前持有的娃哈哈集團29.4%股權,估值超200億元人民幣。
宗老的非婚生三兄妹分別是宗繼昌(Jacky Zong)、宗婕莉(Jessie Zong)和宗繼盛(Jerry Zong),均為外籍,且已成年。其中,宗繼昌在美國從事金融投資,宗婕莉經營一家跨境電商公司,宗繼盛則專注于科技創業。如果判這三兄妹贏,將可能顛覆“娃哈哈”民族品牌的屬性,國民品牌的立意,那不僅是法律問題,也是立場問題,輿論場會更加糾纏不休。
富不過三代一直是許多富豪最大的隱憂。以前語境下的富不過三代,意指豪門子弟多紈绔,富二代就開始敗家,再大的家業也經不起不肖子孫的折騰。當下,就算豪門出貴子,富不過三代魔咒中最大的挑戰則是產權不清晰,財權不清晰,還有很多的富豪家庭成員的面目也不清晰。有網友會調侃:媽媽有錢,你有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爸爸有錢,你有數不盡的兄弟姐妹。最情不可測的是,你可能不知道什么時候多出來幾個兄弟姊妹。
顯然“娃哈哈”也陷入了一個產權和財權不清晰的漩渦。
今日之果,乃昔日之因;今之所為,亦種明日之果。宗慶后一生最正確的決定就是他保住了娃哈哈的商標。回溯到上世紀的1996年,歷經10年創業發展的娃哈哈已成長為一家全國性大企業,擁有兒童營養液、含乳飲料、瓶裝水三大明星產品系列。但當時“娃哈哈”非常缺錢,企業發展也進入了瓶頸期,亟需新的資金與技術投入來擴大產能、升級換代、加快發展,從而深度開拓全國市場。這個時候世界食品工業巨頭法國達能伸出了橄欖枝,成為了“娃哈哈”與宗慶的大金主。以4500萬美元,外加5000萬人民幣的商標收購費來和娃哈哈成立合資公司,達能集團占股49%,。當時的4500萬美元是一筆巨額投資,外加的5000萬人民幣買的則是娃哈哈這個金字招牌商標。有了達能的資金與技術支持,宗慶后開始大展宏圖,“娃哈哈”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新階段,成為了全國食品飲料業的龍頭企業。
宗老在引入達能戰略投資時,本有所防范,未讓達能取得控股權,仍明里暗里都掌控著“娃哈哈”的話事權,但當時還有一個中間商,也就是撮合這個買賣的百富勤,同時投資持有了“娃哈哈”合資公司2%的股權。百富勤的牽頭人就是后來投資京東的大名鼎鼎的徐新。股權制衡之下,宗老仍可穩定地操控“娃哈哈”。始料未及的卻是此后不久,百富勤就把這2%的股份賣給了達能,于是達能擁有了娃哈哈51%的控股權。此后達能與宗慶后的關系逐漸微妙演變,矛盾加劇,最終難以調和。
姜畢竟還是老的辣,宗老行事,多備留手,事先已埋了一招,五千萬的商標轉讓費雖然收了,但是這個商標仍在娃哈哈集團手里。“娃哈哈”事實上是由宗慶后于上世紀80年代創辦,但企業起家的身份是一家校辦企業,因為那個時代就算創建私營企業,也很難做大。政策文件一度規定家庭專業戶、個體經營戶,雇工不能超過8個,超過8個就算剝削。當年的宗慶后創業時,為求政策之便掛靠在校辦企業下面,戴了個“紅帽子”。歷史之因,造成了娃哈哈到仍然是國資占大頭:股份結構中杭州上城區國資委通過文商旅投資控股集團持股娃哈哈集團46%,宗馥莉繼承宗慶后持股29.4%,工會職工持股會持股24.6%。
當年與達能合資時,如果“娃哈哈”商標轉到合資企業,宗慶后就有機會明確他的產權、財權與商標權。但宗老不愿意這么做,于是就發生了戲劇性的一幕,雖然收了五千萬的商標轉讓費,但在娃哈哈商標轉讓過戶的過程中,有人舉報娃哈哈的五千萬的商標轉讓費沒有經過評估程序,涉嫌國有資產流失。于是,娃哈哈商標仍舊控制在宗慶后的娃哈哈集團手里,沒有轉讓到與達能合資的公司名下。經補充協議,“娃哈哈”的商標變成了合資公司可以用,宗慶后也可以用。體外循環自此開始,生出了一大堆的“娃哈哈”葫蘆娃。在與達能的合作過程中,宗慶后始終牢牢掌握住了娃哈哈的實際控制權,沒給達能找到架空自己,奪舍易主的機會。
為奪取娃哈哈的商標,達娃之爭歷經29起訴訟,一路從美國打到中國,最后打到瑞典斯德哥爾摩商會仲裁院,甚至還驚動了時任法國總統薩克齊。最終,宗慶后硬扛了下來。2009年9月30日,達能不得不與娃哈哈集團達成和解,以3億歐元的價格出讓合資公司全部股份。達能在與娃哈哈合作的10多年間,雖然從合資企業賺走了大概六十個億,但是達能并沒能吃掉娃哈哈。當年宗慶后趕走了達能,完全掌控住了“娃哈哈”這一民族飲料品牌,可以說是取得了最后的完勝。
宗慶后贏得了達娃之爭,卻給他的長公主宗馥莉埋下了最大的隱患。長公主宗馥莉現在名義上是控制了娃哈哈,身居娃哈哈董事長、總經理,但娃哈哈的商標歸國企娃哈哈集團,宗馥莉的股權僅為繼承自宗慶后的29.4%。這一股權比例,如果再被冒出來三個兄妹分割一部分,宗馥莉股權就會絕對稀釋。
局勢晦澀,牽一發而動全身,政府部門已經成立了專班介入。宗慶后遺產糾紛官司已不是宗家家事,而演變成為一個重大的公共事件。對于宗慶后來說,他一生最正確的決定是保住了娃哈哈的商標權,但是也錯過了明晰產權包括商標所有權的最后一次機會。看似宗老賺了很多的錢,留下了非常大的財富,但是這些財富到現在如果追溯起來,必然會牽扯到產權不清晰,財權不清晰。
此時此刻恰如彼時彼刻。任何時候,陽光下的利潤都非常重要。你的錢是從哪里來的?你的錢要到哪里去?你的錢最終會以什么方式分配?對于財富傳承,這也都是終極問題。從這個角度來說,宗慶后留下的是一個面目模糊的公司,一個面目模糊的家庭。這也許是宗老最大的遺憾。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