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爾濱,以抗日英雄名字命名的街道、公園與小學中,靖宇公園無疑是人們最為熟悉的存在之一。它不僅承載著城市的歷史記憶,更成為傳承紅色基因、弘揚愛國精神的重要場所。
靖宇公園坐落于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二十道街,始建于1917年,曾以 “濱江公園”“道外公園”為名。1985年,為緬懷抗日民族英雄楊靖宇將軍,經相關部門批準,正式更名為 “靖宇公園”。從此,英雄的精神便與這座公園緊密相連。
步入公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和平廣場。廣場上,14 根石柱呈弧形整齊排列,它們象征著中國人民艱苦卓絕的 14 年抗戰歷程。每對石柱上都鑲嵌著精美的紫銅浮雕花飾,兩側石柱則鐫刻著金色文字,清晰地記錄了九一八事變后日軍的侵華罪行、東北人民的英勇抗戰歷史,以及楊靖宇等民族英雄的名字,讓每一位駐足的游客都能深切感受到那段歲月的沉重與悲壯。
1997年,楊靖宇塑像在公園內落成,靖宇公園也由此成為哈爾濱市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每逢清明節等重要節日,社會各界人士都會不約而同地來到這里,舉行緬懷活動,深切追思革命烈士的不朽功績,傳承和弘揚英雄精神。如今,靖宇公園已走過40載風雨,楊靖宇將軍的塑像依然莊嚴肅穆地矗立在紀念廣場中央,他的目光仿佛穿越了漫長歲月,依舊向人們訴說著那段拋頭顱、灑熱血的崢嶸歲月。
市民田先生
市民田先生是靖宇公園的常客,經常來這里健身活動。他對楊靖宇將軍的英雄事跡耳熟能詳,也樂于向他人講述將軍的抗日故事。“為了子孫后代的幸福,為了中國革命的勝利,為了把侵略者趕出家園,楊靖宇將軍等抗日英雄們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值得我們后輩永遠銘記和緬懷。” 田先生感慨道,“每次來到這里,我都會由衷地覺得現在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勿忘國恥,牢記歷史,珍惜這來之不易的和平。”
晨晨和父親
說話間,一名小男孩好奇地走到塑像前,站定后認真地連連鞠躬。雖然懵懂的他一時還說不清鞠躬的緣由,但在父親和記者的耐心引導下,他牢牢記住了“楊靖宇”這個名字,也知道了他是一位偉大的抗日英雄。在靖宇公園這片承載著英雄精神的土地上,小男孩無形中上了一堂生動而深刻的愛國主義教育課,英雄的種子已在他心中悄然種下。(記者 王可欣 實習生 趙玫婷 李禹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