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販子,似乎離普羅大眾非常地遠,又似乎非常的近。
無論有沒有見過人販子,都無法否認:每一年,中國仍有7萬個家庭,在尋找被拐賣的親人。
在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背后,隱藏著的是無數個支離破碎的人生,而胡歌,卻用一部《三滴血》,來撕開了這道血淋淋的社會傷疤。
為了更好地詮釋角色,胡歌這位曾被譽為“古裝白月光”的男神,直接用蓬頭垢面與滿臉傷疤來撕毀“白月光”的面紗,換上人販子的皮套。
毋容置疑,就憑主演是胡歌,這部《三滴血》,即便無法創造票房奇跡,也絕對是難得的佳作,何況這個主題還是那么的深刻與悲戚。
在《三滴血》里,胡歌飾演的朱邵玉外號“馴鹿”,是個專騙女人的刑滿釋放人員。他的臺詞囂張又冷漠,分明是陽光明媚的天氣,卻看得人冷汗直流:“監獄里的獄友說過,長成我這樣倒騰女人,一騙一個準”。
再配合他右臉猙獰的傷疤,脊柱都有發涼的感覺。
值得一提的是:胡歌為了詮釋好這個角色,還干了“三件瘋事兒”。
為了增添語言的魅力,胡歌提前數月就蹲點東北農村,在當地學習黑話,為了達成這個效果,還一度因零下15度的天氣,導致雙手凍傷。
而在拍攝的過程中,有一場吃凍土豆的戲份,胡歌為了演出那種麻木感,硬生生地啃凍黑土豆,導致滿嘴都被嚼出血絲。
除了生活與語言的苦,胡歌還進一步地淡化了自己的“偶像色彩”,讓化妝師加深他臉上的傷疤,只為看起來更像是一個行走于罪惡之中的麻木惡徒。
胡歌對這部戲的貢獻,讓“百變影帝”陳道明都刮目相看,就憑這一點,《三滴血》就足以讓人深愛了。
除了胡歌外,這部戲的其它演員,也都是實力派,從閆妮到宋佳,再到文淇,無一例外均是演技派。
全明星陣容下,《三滴血》直接撕開了“人口販賣”產業鏈的遮羞布,不夸張地說:如果說《我不是藥神》揭開的是醫藥黑幕,《孤注一擲》是緬北詐騙的冰山一角,那么《三滴血》就是延續了這種“敢拍”的真實,將泯滅人性的可怕揭露得淋漓盡致。
只看劇情一幕,就能理解,為什么《三滴血》絕對可以被譽為《我不是藥神》的延續:文淇飾演的孕婦李棋被拖進破舊旅館時,人販子冷笑著規劃:“生完孩子就能賣。”
未出世的嬰兒,就已經淪為明碼標價的貨物,而懷胎九月的母親,更是只是孵化器,這種將人三觀按在地上摩擦的交易,在片中不過是日常。
《三滴血》這樣的作品,興許無法像沈騰的喜劇那樣,用闔家歡樂來拉票房,更無法像賈玲那樣用“她力量”來收割市場,可當片尾的那284張尋人啟事出現時,觀眾除了抹淚離場,還能何去何從呢?
胡歌很早之前就說過:“這不是一部讓人舒服的電影。”
片中的內容過于的黑暗與偏激,對人性的剖析也過于的深刻,注定了這部戲的票房無法非常的亮眼,可胡歌依舊接下,只因胡歌覺得:這是一部值得的作品。
事實也是如此,當國產電視劇還沉溺于甜寵、嬌妻、偽大女主真泡沫劇時,當國產的電影還在“小品喜劇化”時,《三滴血》就宛如一把淬毒的匕首,扎向了現實:不一定能改變什么,但只要光亮可以撕破黑暗的邊角,黑暗早晚被光明徹底照亮。
因為,每一次對罪惡的凝視,都是救贖的開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