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難得君
今年七月,歐洲南部的熱浪翻滾不息。意大利撒丁島的氣溫計指向了駭人的47.2°C,地表更是被烤至近60°C。
城市道路在高溫下變形融化,醫院里中暑病人擠滿走廊。與此同時,中國華北與長江流域的人們同樣在社交媒體上“哀嚎”,連續多日突破40°C的高溫,讓人無處可逃。
這已非偶發事件。氣象組織警告猶在耳畔:2024年是人類有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而2025年很可能繼續刷新這個紀錄。
曾經35°C就能拉響紅色預警的日子,仿佛成了遙遠的記憶。如今40°C正悄然成為許多地區夏季的“新常態”。
熱浪的獠牙,正越磨越長、越磨越利。
《自然-地球科學》七月刊載的一項國際研究,為我們揭開了高溫背后更深的憂慮??茖W家們分析了全球歷史和預測的溫度數據,發現了一個令人不安的趨勢:持續時間特別長的危險熱浪,其頻率正在加速增加,且這種增加是非線性的。
研究通訊作者、智利阿道夫·伊巴涅斯大學的氣候學家克里斯蒂安·馬丁內斯-維拉洛博斯點明了核心:“我們發現,對于特定區域,那些持續時間最長、最不常見熱浪發生的可能性,其增加的幅度反而是最大的。這形成了一種非線性影響的復合源頭?!?/p>
這意味著什么?簡單說,隨著地球持續變暖,最長、最致命的熱浪,其出現的可能性并非緩慢平穩地爬升,而是像踩了油門一樣,加速度越來越快。每增加一點局地溫度,最長熱浪持續時間的增長就會更迅猛。研究特別指出,在赤道南美洲、東南亞和赤道非洲等區域,這種加速效應尤為觸目驚心。
熱帶地區,正首當其沖地承受這種加速升溫的灼痛。因為相比中緯度地區,熱帶溫度的自然波動(標準偏差)本就較小,而全球變暖帶來的升溫幅度卻是相似的。這就導致在熱帶,同樣的升溫幅度,對極端熱浪持續時間的“放大”效應更為劇烈。
熱浪持續時間的延長,直接關乎人命。
高溫已不再是“出門曬黑點”的困擾。2025年6月,西班牙已有超過300人死于高溫相關原因,其中近九成死于中暑或熱射病。法國巴黎的醫院急診室人滿為患,應急服務瀕臨癱瘓。連鋼鐵鑄就的埃菲爾鐵塔,也在持續炙烤下向陽光一側傾斜了20公分。
北歐的避風港也不再安寧。芬蘭和瑞典部分地區,也罕見地逼近了40°C的高溫線。高溫的死亡威脅不分緯度,不分國界。
醫學研究給出了冰冷的解釋:當濕度高于60%、氣溫超過35°C時,人體的汗液蒸發散熱機制將徹底失效。體溫會失控飆升,短時間內即可引發致命的熱射病、多器官衰竭。這種危險的“濕球溫度”極限,已在印度、孟加拉國和波斯灣部分地區被反復觸及,且仍在無情地繼續攀升。
我們曾以為極端高溫是偶然的“壞天氣”,但它正變得結構化、常態化。
2024年秋季,法國南部仍在40°C中煎熬。中國華南地區,10月依舊熱浪襲人。熱浪不再遵循季節的古老韻律,它正成為一種持續籠罩的全球性威脅。
驅動這一切的核心力量,正是不斷加劇的全球變暖。副熱帶高壓異常增強并大幅北推,封鎖水汽通道,任由陽光持續炙烤大地——這是亞洲等地連續高溫的直接推手。而本應帶來降溫效果的拉尼娜現象,在2025年也顯得力不從心,甚至可能首次在拉尼娜年就突破那個關鍵的1.5°C升溫閾值。
1.5°C——這條科學家們反復疾呼的“生存紅線”,已被人類在2024年跨越。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預測,在2025至2029年間,全球氣溫超過1.5°C的年份很可能反復出現,甚至成為新的常態。
更令人心悸的是,地球系統可能已滑入危險的“正反饋循環”:北極海冰融化,深色的海水吸收更多熱量;凍土解凍釋放巨量甲烷;持續干旱削弱森林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這些曾經的地球“緩沖器”,正加速轉變為氣候變暖的“助推器”。
當熱浪不再是預警,而成為我們每日呼吸的現實時,行動已刻不容緩。
碳捕集技術、清潔能源的徹底轉型、建設更適應高溫的韌性城市、極端天氣預警系統的完善……技術手段固然重要。但馬丁內斯-維拉洛博斯等科學家的研究警示我們:熱浪的威脅正以超過預期的速度惡化。
問題的核心,終究在于人類活動方式的根本轉向。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向大氣排放了近2萬億噸溫室氣體,其中一半是近40年排放的。我們一邊逼近氣候引爆點,一邊仍在加大油門。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在2025年5月的警告振聾發聵:“地球正走向‘沸騰時代’。我們不再處于氣候變化階段,而是深陷氣候危機之中。沒有國家能成為例外?!?/p>
面對滾燙的現實,幻想逃離至火星終究是鏡花水月?;鹦菦]有可供呼吸的大氣,沒有液態水,更沒有保護生命的磁場。在荒蕪的火星上重建文明的幻想,反襯出修復地球家園的急迫性。
2025年的盛夏陽光灼燒著大地,也照亮了人類集體行動的緊迫性。它提醒我們,每一次對化石能源的依賴,每一次對轉型的猶豫,都在為下一場更漫長、更致命的熱浪積蓄能量。
這個夏天只是一個開始。如果我們不能真正醒來并行動起來,下一個夏天,只會更加滾燙難耐。
地球的耐熱極限正在被反復測試,人類的未來,取決于我們此刻的選擇。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