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從佛西樓、健吾樓到端鈞劇場,在80年前誕生的上海戲劇學院里,大師名家從建筑中走來。“戲劇+思政”的微電影《他們,從建筑中走來》,日前亮相在滬舉行的第十六屆全國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討會,收獲各地高校同行“大學非大樓乃大師”的點贊。
不僅有馬院攝制的微電影展示“大思政”新教法,此次由全國藝術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研究會、上海戲劇學院主辦,上戲馬克思主義學院承辦的全國性研討,也走出校園、走向“課外”。與會專家走進中華藝術宮,觀摩“行走的思政課”,體驗上海特色的“場館里的思政教育”。
“美術中的上海”展覽上,在最后一幅畫作《支部建在樓上》前,上戲馬院教師劉曉海分享說,“大家作為思政課教師,肯定都熟悉‘支部建在連上’的故事,98年前,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軍余部向井岡山挺進,在三灣村針對當時部隊存在的問題,提出黨的支部建在連上,黨建引領工農紅軍走出了陰霾,成功開創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而斗轉星移,改革開放以來,商務樓宇逐漸成為城市經濟發展的新天地。特別像上海這樣的國際化大都市,聚集了很多跨國公司的總部和機構,往往一棟商務樓宇可能有十幾家公司辦公。1999年6月,上海浦東新區濰坊新村街道黨工委在嘉興大廈建立全國首個樓宇聯合黨支部,成為浦東“兩新”組織黨建的一面旗幟。
“《支部建在樓上》便是反映了上海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樓宇黨建探索。”作為創作這幅油畫的畫家,上海戲劇學院李前教授近年來連續創作多幅歷史題材主題性油畫,如《真理的腳步》《楊靖宇將軍》《支部建在樓宇》《工人是天》等。在現場,他透露2021年微調這幅油畫的城市背景,從“半遮面”的東方明珠變成了包括“三件套”在內的小陸家嘴全貌,這三座代表了中國高度、上海水準的摩天巨擘,其符號意義不言而喻。
上一周,習近平總書記在給田華等8位電影藝術家的回信中強調:“努力創作更多謳歌時代精神、抒發人民心聲的精品佳作。”來滬與會的各地藝術院校思政課教師表示,理應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以思政教育推進立德樹人,努力培養德藝雙馨的高素質藝術人才。上戲黨委書記謝巍表示,此次教學研討大會也是上戲紀念建校80周年系列活動的“第一棒”。
原標題:《視頻|從佛西樓到健吾樓,上戲樓宇有故事,“美術中的上海”樓宇也有故事》
圖片來源:受訪高校
視頻來源:上戲馬院(上觀新聞剪輯版,視頻編輯:徐瑞哲)
來源:作者:解放日報 徐瑞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