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 18 日,南寧市低空經濟領域 “南寧人才之家” 在青秀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廣西首個低空經濟人才聯盟同步成立。這兩項舉措作為南寧聚焦低空經濟賽道的重要政策布局,不僅填補了區域低空人才服務體系的空白,更通過 “平臺聚才 + 聯盟育才” 的雙輪模式,為打造面向東盟的低空經濟產業集聚區提供核心支撐。
政策背景:人才短板成低空經濟發展關鍵制約
當前南寧正加速推進低空經濟產業布局,青秀創新中心等核心載體已吸引 45 家低空經濟企業入駐,南寧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等行業組織相繼落地。但作為新興產業,低空經濟面臨 “專業人才少、培養體系缺、供需對接難” 的共性問題 ——無人機飛手、設備運維等技能型人才缺口達 30%,高端研發人才更是稀缺。此次 “人才之家” 與人才聯盟同步落地,正是南寧針對性破解人才瓶頸的制度性安排。
從政策設計邏輯看,兩項平臺建設緊扣 “產業需求導向”:一方面通過 “人才之家” 打破人才交流壁壘,另一方面依托人才聯盟構建 “培養 - 就業 - 升級” 的全鏈條體系,形成 “政府引導、市場主導、多方參與” 的人才生態閉環。
雙平臺核心功能:從 “聚才” 到 “育才” 的全鏈條服務
1. 南寧人才之家:打造人才交流與資源對接樞紐
作為南寧第二個產業領域 “人才之家”,該平臺以 “政府搭臺、企業主導、資源共享” 為核心模式,主要承擔三大功能:一是搭建學術交流平臺,通過舉辦行業峰會、專家講壇等活動,鏈接國內外低空經濟領域智力資源;二是建立技藝切磋機制,常態化組織無人機操作、設備維修等技能比拼,提升從業人員專業水平;三是打通需求對接渠道,整合企業招聘、項目合作等信息,促進人才與產業精準匹配。
依托青秀創新中心的產業集聚優勢,該平臺已形成 “物理空間 + 數字服務” 的雙重載體 —— 線下設置人才服務窗口、成果展示區,線上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未來將重點服務無人機研發、低空物流等本地優勢領域。
2. 低空經濟人才聯盟:構建 “產學研用” 協同培養體系
由青秀創新中心牽頭發起的人才聯盟,整合了 18 家企業(如廣西景航無人機有限公司)和 9 家院校(如廣西大學計算機與電子信息學院)資源,聚焦三大核心任務:
- 建立標準化培養體系:圍繞無人機裝配、維修、飛手等核心崗位,制定技能培訓課程標準和考核規范,填補區域行業標準空白;
- 打造 “邕城飛手” 品牌:通過技能競賽、技術認證等方式培育特色人才,計劃年內培養 500 名持證飛手;
- 實現就業閉環:優先吸納合作院校畢業生(如廣西二輕技師學院無人機專業)對口就業,建立 “招生 - 培養 - 就業” 的全流程銜接機制。
聯盟還計劃在青秀區五合片區建設低空經濟人才實訓基地,結合東盟市場需求開發雙語培訓課程,推動人才和技術向東南亞國家輸出。
政策意義:為面向東盟產業集群奠定人才基礎
從區域發展看,南寧此次政策布局具有雙重戰略價值:
在產業層面,通過人才供給能力提升,加速本地低空經濟產業鏈完善 —— 無人機制造企業可獲得穩定技術工人,物流企業能解決飛手短缺問題,預計將帶動產業集群產值年內增長 20%;
在開放層面,依托實訓基地和東盟合作渠道,南寧有望成為中國低空經濟技術與人才輸出的 “南方樞紐”,助力廣西在跨境低空物流、農業植保等領域形成競爭優勢。
南寧市低空經濟產業協會會長王偉任表示,雙平臺落地是 “立足產業、服務人才、賦能未來” 的關鍵舉措。未來隨著人才生態不斷完善,南寧將進一步強化在東盟低空經濟合作中的核心地位,推動產業集群從 “規模集聚” 向 “質效提升” 跨越。
下一步,南寧將推動 “人才之家” 向更多產業領域延伸,同時支持人才聯盟擴大企業和院校參與范圍,通過人才與產業的雙向賦能,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持久動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