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寧7月19日電 題:港媒記者談祁連山印象:沖突、和諧、不打擾的“生命綠洲”
作者 潘雨潔 戴小橦
“看著大數據中心紅外相機里的雪豹、嬉戲打鬧的荒漠貓,心中涌起一股感動。在祁連山,動物與人類互不打擾,平靜和諧地共享這片‘綠洲’?!?9日,結束了四天的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采訪之行,香港商報記者田詩文表示。
7月15日至18日,10余家香港媒體記者實地走訪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采訪報道祁連山生態系統保護、科技賦能、野生動物救助及自然教育研學開展情況,傳播祁連山生態之美。19日,港媒代表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相關負責人座談交流,回顧采訪中印象深刻的故事。
圖為港媒代表與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相關負責人座談交流。薛蒂 攝
“在野生動物救護站,我們了解到,荒漠貓被救前偷吃了牧民的雞,說明人與動物在沖突中也能相互容納、共存;在青陽溝管護站,我們看到,巡山‘娘子軍’年復一年辛勞付出,保護著美麗脆弱的生態。”香港《明報》中國組采訪主任許書凎建議,以守護者故事為藍本,拍攝祁連山主題電影,讓公眾對其更加向往、親近。
走訪寺溝管護站時,“Z世代”管護員們向港媒記者分享巡山趣事,展示如何利用社交平臺開展科普宣教。香港中通社記者董鈺婕說:“隨著科技進步,如今管護員們的工作更加便利、安全,內容也更加豐富,感到他們以此為豪,也以此為樂?!?/p>
圖為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青陽溝管護站隊員用無人機開展巡護。薛蒂 攝
“祁連山的廣袤草場、濕地、森林和成群牛羊,與香港的城市景觀形成極致反差,對我們很有吸引力?!碧镌娢恼f,“在香港的濕地公園內,市民可佩戴VR眼鏡看候鳥遷徙路線,祁連山國家公園亦可通過類似手段增加來訪游客的科技感、體驗感?!?/p>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科研監測工程師趙寶偉介紹,近年來,該局運用地面調查、無人機遙感監測等技術手段,建成大數據管理平臺,形成天空地一體化智能監測體系,在園區內部署高位云臺、紅外相機、野保相機等各類前端感知設備,實現水土氣生全面監測,監測面積超8000平方公里。
圖為航拍祁連山國家公園(候選區)青海片區。薛蒂 攝
“未來,希望更多香港同胞走進祁連山,關注這里富集的生物多樣性,了解世居在此的多民族共同守護生態家園的實踐。”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主任才讓多杰表示。
據悉,本次活動由中共青海省委宣傳部、青海省林業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海北州人民政府主辦,由中新社(北京)國際傳播集團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深圳市一個地球自然基金會承辦,青海省國際傳播中心(籌)協辦。(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