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早上出門,一個小孩和他奶奶出門,他問我:你上單位啊?
我說:啊!對!
他說:我也去單位。
我說:你哪個單位的。
他說:幼兒園啊!
給我笑了半天,有種小大人的感覺!太有意思了!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當(dāng)前社會刮起了一股“厭童”的風(fēng)。
經(jīng)常能看到網(wǎng)友分享的崩潰瞬間:能不能管好自己的孩子啊?
但孩子真的就那么令人生厭嗎?有些人“厭童”,究竟厭的是什么?
其實感覺大家并不是厭童
我有個朋友,比較胖,有一次坐電梯,有個小孩看到我朋友就說:好胖啊!
然后下一秒,他爸上去就給了他一個巨響的大嘴巴子。
朋友當(dāng)時都沒反應(yīng)過來,那個小男孩看著年紀(jì)也不大,說話還有點不清楚。
朋友覺得:我是討厭不明事理的家長,只要家長能管教好,哪怕是有個態(tài)度,我都是不討厭小孩的。
“厭童癥”這頂帽子,年輕人不認。
深以為然。
我懷孕的那會兒,大著肚子在露天廣場等戶外電梯,等候的時候來了一個奶奶和一個小男孩。
小男孩晃了一會突然跟他奶奶說:奶奶,我不想坐這個電梯,等下一波吧!
奶奶說:你別找事,多熱的天啊!
小男孩:電梯是封閉的,空氣不流動,我感冒了怕傳染給阿姨。
奶奶:也是,那好吧,我陪你等。
我當(dāng)時真的被戳到了,這娃的家庭教育和性格太好了!
大家只是討厭熊孩子,還有父母不教育縱容的態(tài)度。不會討厭乖寶寶,有禮貌,可愛的孩子誰不喜歡呢!
誰都知道小孩子很調(diào)皮,很難管。
但就是有些家長,孩子在公共場合大吵大鬧,上竄下跳的,他就在那里看手機,完全像個沒事人一樣。
其實大家并不是厭童,都是討厭家長不作為放任的,小孩能懂什么,都是大人沒素質(zhì)、懶作為。
所有的熊孩子,都是熊父母一手打造的
有次我去一朋友家做客,她家孩子直接端走桌上一盤菜,就到另一處獨自吃。
然后吃不完又端回來,重新?lián)Q了一盤再端走。
朋友也覺得不好,卻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回來的路上,我女兒說:要是這樣的事,發(fā)生在我家,孩子屁股早就開花了。
我發(fā)現(xiàn):所有的熊孩子,都是熊父母一手打造的。
孩子是一張白紙,但卻又是敏感,聰明的!
你不舍得打或者教育你的孩子,總會有人比你更狠替你去教育。
老話說得好:子不教,父之過。
如果家長明事理講道理,那么孩子肯定特別好帶。
反之,家長蠻不講理,那么孩子在學(xué)校也是目中無人,甚至不可理喻。
孩子是變小的父母,父母是放大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很多時候都在影響著孩子。
有一次坐高鐵,后面的熊孩子不斷敲打小桌板、踢椅子后背,爆米花扔了一地。
忍無可忍回頭說了一句:能不能安靜一點?
然后他媽媽就急了:小孩子活潑好動很正常啊,你都多大人就還跟小孩子計較……
真的一下子就來火了,懟了一句:他是小孩,難道你也是小孩嗎?
就討厭孩子明明做錯了,父母還說孩子小不懂事,我們大人不該跟孩子計較、沒肚量。
其實很多時候,不是孩子沒教養(yǎng),而是父母沒有教養(yǎng),永遠不知道什么是有樣學(xué)樣。
有時候,也許父母不能徹底制止孩子的熊行為,和孩子的年齡和認知能力也有關(guān)系。
但父母積極的態(tài)度,會獲得別人的諒解。
我們痛斥的是,那種拿孩子不懂事做擋箭牌的,不要臉的家長。
大人都覺得小孩只是孩子,不懂那么多。其實他們什么都知道,他們都懂,不懂的是大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