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西漢的創立者,劉邦無疑是中國歷史上極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之一。
然而正如古語所云“一人成事,眾人助力”,劉邦能夠開創大漢基業,離不開身邊幾位關鍵人物的鼎力相助。
在這群功臣之中,樊噲原本是個以宰狗為業的屠戶,夏侯嬰不過是個駕車養馬的車夫,而周勃則靠編織竹器度日,時常在喪禮上吹簫謀生。
這樣幾位出身寒微的普通人,究竟是如何成長為輔佐帝王的棟梁之才,并助劉邦成就霸業的?
01
其實早在秦末時期,沛縣與其它地方并無太大差別,街道上熙熙攘攘,百姓各司其職。
但所謂“人杰地靈”,這片看似平凡的土地,卻孕育出了一群非凡的英雄。
當年樊噲就在街角支起了狗肉攤,天還未亮便開始忙碌,刀法嫻熟,動作利落。
他身材魁梧,嗓門洪亮,尋常地痞流氓見了他都唯恐避之不及。
與此同時,夏侯嬰在縣衙里擔任車夫。
他沉默寡言,卻精通馬術,無論何種馬匹,他都能迅速掌握其習性,手中的韁繩仿佛與身體融為一體。
而周勃則是個手藝精湛的篾匠,平日里靠編竹器為生,每逢鄉鄰辦紅白喜事,也常被請去吹簫助興。
這三人原本各自過著平凡的生活,卻因一位名叫劉邦的泗水亭長而命運交匯。
雖然世人常稱劉邦為“無賴”,但在當時,他在鄉里卻頗有名氣。
原因無他,只因他為人豪爽,善于結交,無論何種身份,都能與之談笑風生。
他經常去樊噲的攤子賒肉吃,也常乘坐夏侯嬰的馬車辦差。
一來二去,幾人便熟絡起來,逐漸成為可以推心置腹的摯友,雖然日常談的多是家長里短,但兄弟情誼卻日益深厚。
劉邦雖是亭長,也曾因一時失手誤傷夏侯嬰,按律應受重罰。
但夏侯嬰卻主動承擔罪責,即使被打得遍體鱗傷也始終守口如瓶。從那時起,劉邦便將他視為可托付性命的至交。
后來天下大亂,陳勝吳廣在大澤鄉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這一震撼天下的口號,各地紛紛響應。
劉邦審時度勢,在沛縣召集起一支隊伍,雖無精兵強將,但最早跟隨他的正是樊噲、夏侯嬰、周勃這些平日里的摯友。
戰場殺伐,非同兒戲,樊噲憑借屠狗練就的膽識與力氣,很快在戰場上嶄露頭角。
他不懂兵法謀略,作戰風格卻異常果敢,總是奮不顧身,持械沖鋒。
每次攻城,他都是第一個攀上城墻的勇士,用一身蠻力為后續部隊打開突破口。
而夏侯嬰的駕車技藝也在戰場上發揮了奇效。
在沒有現代通信手段的年代,主帥的戰車就是戰場上的指揮中樞。夏侯嬰駕車載著劉邦穿梭于戰場,進退有度。
他的車不僅速度快,而且行駛平穩,無論戰況多么激烈,劉邦的帥旗始終高高飄揚,令人振奮。后世網友也親切地稱他為“大漢車神”。
至于周勃這個平日寡言少語的篾匠,一旦上陣卻成了令人敬畏的猛將。
他力大無窮,作戰時毫不畏懼,只要劉邦下令防守,他便死守不退,絕不含糊。
這支由屠夫、車夫與篾匠組成的隊伍,雖非正規軍,卻有著極強的凝聚力,因為他們追隨的不是冷冰冰的命令,而是那個與他們同吃同喝的“大哥”劉邦。
02
隨著隊伍不斷壯大,劉邦開始與真正的強敵項羽爭奪天下。
鴻門宴那次危機,是劉邦距離死亡最近的一次。項羽的謀士范增設下殺局,宴席之上殺機四伏。
當項莊舞劍,劍鋒直指劉邦之時,樊噲在帳外焦急等待。
他毫不猶豫撞開守衛闖入帳中,對項羽據理力爭,氣勢壓人,成功打亂項羽的節奏。
樊噲此舉看似莽撞,實則恰到好處地為劉邦爭取了脫身的良機。
而當劉邦借口如廁悄然離開時,夏侯嬰早已備好馬車在帳外等候,迅速將劉邦帶離險境。
這次逃脫,雖有張良的計謀在先,但真正執行任務的,還是這群始終忠心耿耿的沛縣兄弟。
如果說鴻門宴是智慧的較量,那么彭城之戰后的潰敗則是一場生死的考驗。
劉邦被項羽打得狼狽逃竄,夏侯嬰駕車逃亡途中,遇見了劉邦失散的一雙兒女。
劉邦嫌孩子拖慢車速,幾次將他們踢下車,但夏侯嬰每次都停下馬車,冒著追兵逼近的危險,將兩個驚恐萬分的孩子重新抱上車。
在他心中,主公的性命重要,主公的骨肉同樣不可舍棄。
正是這份堅守的仁義,保住了漢朝未來的繼承人,夏侯嬰用他那雙熟悉韁繩的手,穩住了劉氏江山的根基。
楚漢爭霸的數年中,這群來自沛縣的草根,跟隨劉邦南征北戰,將不可能變為現實。
樊噲的英勇、夏侯嬰的忠誠,成為軍中佳話,待天下平定后,他們皆獲重賞,封侯拜將。
樊噲迎娶了劉邦的妹夫呂媭,成為皇親國戚;夏侯嬰被任命為太仆,掌管皇帝車馬,這是對他忠誠與能力的最高肯定。
03
然而劉邦駕崩之后,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呂后掌權,大肆封賞呂氏族人,削弱劉氏宗親勢力,漢朝的江山一度面臨改朝換代的危機。
樊噲因娶呂媭而身份尷尬,不便出面干預,夏侯嬰則一如既往地守護新帝。
在這危急關頭,那個一向低調的周勃挺身而出。
周勃為人憨厚,不善言辭,但作戰勇猛,沉穩可靠。
劉邦生前就曾評價他穩重可靠,臨終前更曾斷言:“日后能安定劉氏天下的,必定是周勃。”
果然,呂后去世后,呂氏家族圖謀政變,企圖徹底掌控朝政。周勃與陳平等老臣聯手,果斷出擊。
他憑借在軍中和朝廷中的威望,迅速掌控京城兵權,一夜之間將呂氏集團徹底鏟除。
整個行動干凈利落,未引起大的動蕩。
隨后他親自率人前往代地迎接劉恒回京繼位,穩定了漢室政權。
這位曾靠為亡者吹簫度日的篾匠,最終用自己的行動,捍衛了他們兄弟共同奮斗一生所打下的江山。
正所謂英雄不論出身,正是這幾位出身卑微的男子,成就了大漢王朝的穩固根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