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史詩譜新篇
林焱(福建師范大學傳播學院教授)
《浴血榮光》一開場就展現出宏綽氣勢,也營造出影像敘事新的謀篇布局。第一個劇情場面是毛澤東在武昌農民運動講習所給學員們講述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的形勢和開展革命斗爭的前景。徐特立到臨課堂,還給毛澤東帶來外文版的《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全劇正是以毛澤東思想作為開篇,以毛澤東思想產生國際影響為起點。
作為大型電視劇第一集,呈現立意的高度,同時也開始構造以下平行敘事的結構。另一條重要的敘事主線就是八一南昌起義。激烈的起義戰(zhàn)斗、特別是兵力懸殊的激戰(zhàn)是很能吸引觀眾的,而且這場起義的歷史知識是觀眾們所熟悉的,《浴血榮光》則著力于群像的塑造和多角度的沖突展開。南昌起義最艱難的態(tài)勢不是在戰(zhàn)場上,而是在謀略過程。7月27日周恩來到達南昌,在江西大旅社召開會議,成立前敵委員會。雙方兵力的對比和布署,敵方指揮員的行動和控制,都作了詳實的了解與安排。周恩來的氣度壯闊、賀龍的威風剛毅,葉挺、李立三、惲代英、彭湃、劉伯承諸個英勇情態(tài)都有精準的表達,一個個人物塑造,篇幅雖不多,但個性鮮明。當然還有張國燾的偏見狹隘,由于他的阻撓,起義時間由原先的計劃推遲到8月1日凌晨4時。前敵委員會諸將軍的情緒性格也進一步呈現得更鮮明。
周恩來以高度的理智和最博大的氣概應對著各方面的態(tài)勢。這段有長度、多起伏的激烈的情感沖突,是這段劇情中最精彩的篇幅。
徐特立從長沙來到南昌,把毛澤東領導的湖南農民運動和周恩來指揮的南昌起義兩個敘事塊面聯(lián)系結合起來。這可以聯(lián)系到中國傳統(tǒng)繪畫藝術的“散點透視”,就像巨幅山水畫,畫面上有多個視覺焦點,多個風景區(qū)塊,而從整體上看又都聯(lián)系成一體。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在廣袤的中華大地上轟轟烈烈地展開。各個時期在各個地域中都有豐富、多樣的故事、人物和情節(jié)。
《浴血榮光》中形成“散點透視”“平行敘事”的,還有在福建長汀的這一部分:鄧子恢、張鼎丞帶領的紅色革命。本片集中在福音醫(yī)院搬遷轉移的這段情節(jié),表現此時閩西革命十分艱難的形勢,為將呈現的如火如荼的福建紅土地革命發(fā)展埋下伏筆。
劇中也出現鮮為文藝作品提及的蔣介石與宋美齡的婚姻關系,還有此前元配毛福梅、伴侶陳潔如等。本劇以平靜、紀實的風格,記述了蔣介石在婚姻生活方面的取擇,提到因宋慶齡的關系他要信仰基督教的一筆,與此時蔣介石背叛革命、大舉屠刀殺害革命群眾等事件形成并行敘事,是一節(jié)非常尖銳徹骨的“散點透視”。
在工具、技術、材料各方面進步的條件下,當代視覺藝術發(fā)展很重要的一面是“高清化”,即像素、細節(jié)、質感的大提高。《浴血榮光》運用了很多“高清”化的表現手法,對革命形勢、人物形象作了非常精致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作品的社會歷史含量,強化了作品的思想精神內涵表現效果。
全劇開篇,三弟毛澤覃告訴毛澤東16歲的李愛蓮已經被殺害的消息,出現李愛蓮等烈士被殺害的畫面。這組畫面的人物造型、化妝、動作,都經過大力渲染、強化的,是對革命局勢高清晰度的表現。全劇開場就表現四一二反革命政變下的恐怖。也正同時,1927年5月的長沙,徐特立下天橋走進長沙火車站。這時,白色恐怖中,有青年人一邊散發(fā)報紙,一邊高聲宣傳:“蔣介石背叛革命、背叛中山先生……在南京另立政府,叛賊何健、許克強制造馬日事件……”有的影片也用賣報的叫聲介紹社會背景,本片把所介紹的社會背景更詳實,而且還表現這個在徐特立眼前被敵人當場擊斃的是他的兒子徐篤本,是湖南農民協(xié)會宣傳部部長。這更把當時社會、家庭生活和革命者的處境“高清化”。
第三集劇情表現瞿秋白到訪毛澤東家的情節(jié)。除對話中帶出很多革命發(fā)展的形勢介紹之外,劇中還有一個很有意味的細節(jié)。楊開慧為瞿秋白煮了一塊大豆腐,瞿秋白很樂意、很嘴饞地吃了。這是表現瞿秋白生平的“高清”的一個細節(jié),非常生動、深刻地表現瞿秋白的形象。了解瞿秋白生平經歷的觀眾可以由此聯(lián)想到他在獄中被處決之前寫下的留念吃豆腐的話。
《浴血榮光》經常用到影視“閃回”的鏡頭。在一段較完整的敘事中,出現一小節(jié)畫面動態(tài)與色彩對比強烈的鏡頭。如賀龍在作戰(zhàn)事的安排時,閃回他擔任討袁總指揮帶領騎兵沖鋒的畫面。又如毛澤東在給年輕人講述革命形勢時,出現的農村革命的畫面。“閃回”是影視的一種常用鏡頭處理,在《浴血榮光》中,明顯處理得鮮亮、美煥。不是像通常影視中的對敘事的回憶,而是對革命的一種贊美和歌頌,把瞬間一閃而過的場面加以強化與凝練。
本片導演兼編劇對這段歷史和這片土地的深入了解是譜寫這段史詩的功底。有了《古田軍號》等作品的創(chuàng)作經歷,陳力導演多次在跟朋友們交談中說:“福建是我的福地”。這片土地上經歷的紅色歲月、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毛主席的足跡、這片土地書譜寫的革命詩篇,調動與深化導演的創(chuàng)作激情與創(chuàng)作功力。《浴血榮光》是紅色軍隊的高昂、宏亮的歷史詩篇,必將響亮地回蕩在每個觀眾的心間。
來源:福建評協(xié)
穿梭戲劇藝術的歷史空間
徜徉逍遙自得的審美世界
大家一起品評戲
微信ID:lianzhongpingxi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