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報道,7月19日上午在西藏自治區林芝市,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出席了雅魯藏布江下游水電工程開工儀式,并宣布工程正式開工。
這個超級工程網民們盼望了好多年了,它今天真的開機了。開工儀式的級別非常高,背后的新央企雅江集團的級別也非常高,這不僅僅是一座超大水電站群,這是用混凝土和鋼鐵給國家能源安全上了一把新保險,順帶把西藏和南亞的地緣格局輕輕晃了晃。
這樣龐大的土木工程,可能一個土木人去了就能干一輩子到退休。這投資,這難度,這工程量,厲害了我的國。
1.2萬億元聽著像天文數字,其實也就北上廣一年賣地的收入,可是砸在雅魯藏布江大拐彎這一段,相當于把三峽、白鶴灘、溪洛渡綁在一起再翻個倍,人類水電史的天花板直接被捅破。
更離譜的是,這工程的想象力突破天際,上游建壩,下游截彎取直,引水涵洞,通過2000多米的海拔落差,強悍無比的水勢能發電,真正的超級工程。這才是體現基建狂魔真正的實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把發電機組平鋪在引涵隧道里,五個落差階梯,一個階梯相當于一個白鶴灘的發電量,三峽的五分之三。墨脫水電站群一旦滿發,每年3000億度清潔電,夠讓4億臺1匹空調從立夏吹到立冬。
更妙的是,這些電八成以上通過特高壓直流直奔粵港澳和長三角,相當于給東部經濟大省每人發一箱免費充電寶,順帶把西電東送的線路利用率抬到90%以上,真·躺贏。
有人擔心會不會把下游印度給惹毛了。放心,工程只是把派鎮以上600億立方米的水引到地下轉一圈,出山前又原樣放回去,出境總水量1400億沒變,印度想抗議也只能說“你們家地下裝修聲音有點大”。
況且,大拐彎每年天然降水量就接近2000毫米,相當于老天爺自己往河里狂加冰塊,下游該澇還是澇,該旱還是旱,鍋甩不到我們頭上。
真正該操心的其實是地震。1950年墨脫—察隅8.6級大地震還寫在地質教科書里,最近十年6級以上的也蹦跶了好幾回。
設計團隊給出的方案簡單粗暴:把所有關鍵設備塞進地下200米,隧道襯砌用可屈服鋼+高強混凝土+阻尼支座,簡單說就是讓房子會“跳舞”而不是硬抗。
萬一真遇到極端地震,廠房可以像彈簧一樣晃,不至于直接裂成兩半。
墨脫縣直到2013年才通第一條全年能跑車的公路,現在要把上千噸重的轉輪、蝸殼、主變壓器從成都運到派鎮,再走40公里隧道送到地下廠房,全程海拔落差2300米,彎道最小半徑150米,相當于讓高鐵在懸崖上玩漂移。
為了這,中國電建專門定制了模塊化馱運列車,一節車廂就是一個大型液壓平臺,邊走邊調平,司機得先考特種駕照,工資比飛行員還高。
直接受益的就是西藏的老百姓。工地高峰期直接新增數十萬個崗位,廚師、司機、快遞小哥、打灰全都缺人,本地年輕人第一次在家門口就能拿沿海水平的工資。
工程建成后,西藏財政每年新增200億稅收,相當于現在中央轉移支付的十分之一,工程將帶動西藏GDP的增長,用經濟實力夯實邊疆穩定,這才是真正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更長遠地看,這條超級水電站還給國家留下一整套“高原裝備庫”。
深埋隧洞施工用的TBM刀盤、2300米水頭用的超高壓鋼管、抗震阻尼器,未來直接能平移到川藏鐵路、滇藏鐵路、甚至青藏高原抽水蓄能電站,相當于一次性給西南基建開了外掛。
最微妙的是地緣杠桿。電站一旦投運,墨脫—察隅—米林三角區域將形成高等級公路網+特高壓走廊+5G全覆蓋,平時運電,戰時運兵,一小時內就能把重裝部隊從林芝送到前線,印度人該一個頭兩個大。
電站本身還能充當巨型蓄電池,配合上游光伏、風電,一夜之間就能把藏南變成全球最大清潔能源輸出基地,誰還敢說高原只能放羊?
說一千道一萬,這項工程最牛的并不是技術有多炸裂,而是它把能源安全、邊疆治理、產業躍遷、生態保護和外交騰挪全部裝進一條隧道,再加上不能細說的地緣政治,等于用1.2萬億元買了未來的主動權。
地球不會因為一條河流被截彎取直而停止轉動,但人類對自然的想象力又一次被中國人刷新。
水還在流,山還在長,只是從今以后,它們都要先問問我們手里這把鑰匙答不答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