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公告,八項核心技術被鎖,是時候該收拾馮德萊恩了!
2025年7月15日,一份關于電動車電池制造技術出口限制的目錄正式實施。
八項關鍵電動車電池技術被納入嚴格管控。
歐洲曾希望通過引進技術推動新能源轉型,但如今這一設想遭遇重大阻礙。
2025年7月15日,商務部與科技部聯合發布了最新版《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此次新增的8項限制技術覆蓋了電動車電池制造的多個核心流程,包括磷酸鐵鋰制備、鋰輝石提鋰工藝、金屬鋰合金生產等。
即使對專業術語不熟悉也無妨,業內反應已經印證了這些技術的分量。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是最早作出回應的政要之一。
她曾多次強調,歐盟必須降低在關鍵原材料和電池技術方面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
甚至在G7峰會上特別提及稀土磁鐵問題,意圖將戰略資源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西方手中。
如今中國將核心電池技術列入限制清單,歐洲再想繞道前行已不現實。
歐盟原本設想通過吸引中國車企赴歐設廠,從而實現技術本地化留存,然而現實讓這一計劃難以推進。
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本質在于電池技術,電池成本通常占整車總成本的30%-40%。
而電池性能優劣,主要取決于材料與工藝水平,包括安全性、續航里程、充電效率等核心指標,這些恰恰是中國的優勢所在。
中國在電池技術領域取得領先地位,得益于政策引導與市場推動的雙重作用。
在全球新能源浪潮尚未興起之際,中國便已通過產業規劃和地方扶持,為電池企業發展鋪設道路。
龐大的國內市場,更讓中國企業得以持續優化技術、加快產品迭代。
當其他國家還在實驗室階段進行理論探討時,中國廠商已大規模投入市場實戰,這正是實現全球領先的關鍵。
再加上中國制造體系的完善,我們早已建立起完整的電池產業鏈,在材料、技術、制造等環節都達到高度成熟。
這正是全球車企紛紛尋求與中國合作的根本原因。
不過隨著中國電動車市場逐步成熟甚至接近飽和,新的挑戰也隨之顯現。
越來越多的本土企業開始將目光投向海外市場,
以寧德時代為例,早在數年前就已布局海外,在德國圖林根州和匈牙利德布勒森市建立生產基地。
這些海外工廠能夠更高效地服務寶馬、大眾等歐洲客戶。
不僅提升物流效率、縮短交付周期,還能幫助企業更快適應當地法規與環保標準,增強國際競爭力。
但海外設廠也存在一個致命隱患:技術泄露風險。
即便保密措施再嚴密,一旦工廠落地運營,勢必需要與當地人合作。
久而久之,核心技術就可能在無形中“外流”。
我們歷經多年研發積累的核心技術,稍有不慎就可能成為他國的現成資源。
對方無需再經歷漫長的試錯過程,借助我們已有的技術體系,就能迅速進入市場與我們競爭。
一旦技術被掌握,我們的獨特優勢將不復存在。
屆時不僅可能失去技術領先優勢,訂單也將被分流,影響的不只是短期利益,更關乎我們在全球市場的核心競爭力。
因此,這項政策的出臺恰逢其時。
新規旨在嚴格限制電池核心技術出口,防止關鍵技術被他國輕易獲取。
電動車行業的競爭核心在于電池技術,掌握技術就等于掌握主動權。
這項政策也讓全球電動車產業的競爭格局更加清晰,為中國在全球技術合作中爭取到更有利的位置。
對于其他國家而言,技術壁壘的提升意味著必須加大投入、延長研發周期,不能再依賴中國現有的技術成果。
雖然準入門檻提高,但從長遠來看對整個行業也有積極意義,促使更多企業自主突破技術瓶頸,推動全球新能源技術向更加公平、可持續的方向演進。
中國依然支持開放合作,但前提是必須尊重知識產權,保護我們的技術成果。
這份出口限制目錄對歐盟而言無疑是一記重擊。
歐盟在新能源轉型過程中長期依賴中國的材料與技術。
未來他們將不得不在本土自主研發方面投入更多資金、人力與時間。
一些原本依賴中國技術的項目也可能因此停滯。
例如寶馬位于德國圖林根的工廠,其電池供應主要來自寧德時代。
若中國加強技術出口管制,寶馬或將被迫尋找新的電池供應商。
這不僅可能導致成本上升,還可能影響產品質量控制。
再看北歐電池制造商Northvolt。
盡管該公司憑借先進技術和雄厚資本已取得一定進展,但在核心電池技術方面仍與中國存在明顯差距。
特斯拉在柏林建設的超級工廠同樣高度依賴中國的電池供應鏈。
其快速擴張離不開中國電池的支持,出口限制政策的實施勢必帶來一定沖擊。
盡管特斯拉正在自主研發電池技術,但短期內仍難以完全擺脫對中國電池的依賴。
馮德萊恩曾多次表示歐盟要減少對中國的依賴,但現實證明,這并非短期內可以實現的目標。
在新能源賽道上,電池技術是無法繞開的門檻。
目前中國掌握著關鍵資源,馮德萊恩若想實現“技術自主”,就必須學會尊重中國的規則。
觀察者網:2025-07-15《兩部門調整發布<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商務部回應》界面新聞:2025-07-15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調整<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應詢答記者問》直新聞:2025-06-20《馮德萊恩大唱“中國稀土威脅論”,特朗普在G7上不接茬,中國商務部表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