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至19日,州委常委、市委書記、大理經開區黨工委書記字德海率考察組赴四川省成都市及周邊城市,專題考察學習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創建、文物保護、文旅融合等先進經驗。
在成都,考察組首站聚焦被譽為“21世紀中國首個重大考古發現”的金沙遺址及遺址博物館。該遺址為商末至西周時期古蜀王國中心都邑,依托遺址建成的博物館集保護、科研、展示、教育于一體。考察組通過實地察看、座談交流,學習該館在文物保護、大遺址活態展示、文旅文創融合等領域的創新理念與成功實踐。
廣漢三星堆是首批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考察組專程赴三星堆博物館,學習其在現代化高科技沉浸式展陳應用、文旅綜合開發、國際影響力提升等方面的先進做法和寶貴經驗,并重點就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世界一流博物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進行深入交流,為大理太和城遺址保護利用提供重要參考。
字德海在考察時強調
創建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是一項重大文化工程。成都、廣漢在文物保護利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形成的系統性實踐經驗,成效顯著,為大理市破解相關難題提供了極具價值的范本和啟示。要結合兩地“建章立制‘護’文物、科技賦能‘活’文物、業態融合‘火’文物、區域聯動‘強’文物”的經驗,立足大理市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稟賦,特別是南詔大理國歷史文化、白族文化、蒼洱風光等獨特優勢,深挖文化內涵潛力,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深度融合發展。要將學習成果轉化為科學規劃與務實舉措,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建設大理國家文物保護利用示范區,講好大理文物故事,擦亮大理文化名片。
其間,考察組還到成都市博物館、源野“公園+商業”創新綜合體、鐵像寺水街、琉璃廠窯遺址等地,學習借鑒城市文博場館運營、文商旅體融合新業態培育、歷史文化街區活化利用等經驗做法。
市領導敖秋萍、楊彬和市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考察。
記者:張輝
編輯:向紅玉
值周:楊丹妮 胡亞玲
主編:李勝
生態環保普法宣傳小知識(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海保護管理條例)
第一章?總則
第十一條??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的水資源、漁業資源、風景名勝資源等實行有償使用制度。在洱海保護管理范圍內利用水資源、漁業資源、風景名勝資源等的單位和個人,應當依法繳納下列規費:(一)取水或者使用水資源從事發電等經營性活動的,繳納水資源費、水費;(二)從事漁業捕撈的,繳納漁業資源增殖保護費;(三)在風景名勝區內從事經營活動的,繳納風景名勝資源有償使用費;(四)法律法規規定應當繳納的其他規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