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建高的諸多俗語中,有一句廣為流傳的話:“做層如落崗,有肥都跑光”。這句俗語背后蘊含著深厚的傳統民居布局原理,以及前人的生活智慧。
這是一句讓現代人不太好理解的俗語,難以理解的原因,主要是前半句中的“做層”和“落崗”兩個關鍵詞,要完全讀懂這句俗語,就要先弄清楚這兩個詞的具體含義。下面就讓我們來解析這句俗語。
首先解析“做層”。現在有一些人把“做層”,理解為房屋的樓層,這種理解就不對了。“做層”指的是宅院內,主屋和配房之間的高低層次。
過去農村,比較普遍的有兩種房屋,一種是平房,也就是一層樓,另一種是二層樓房。
這兩類民居,一般要有配房。比如,主屋左右兩邊建有廂房,再在前面建大門和圍墻,就形成了一座三合院,也稱“假四合院”,這種宅院在過去農村最為普遍。
還有,除主屋左右兩邊建有廂房外,還在前面建一棟倒坐房,如此就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四合院,這才是真正的四合院。
在長江流域,還有一種結構比較獨特的房屋,有的是三合院,有的是四合院,可是,這三座或四座房子都是連體的,即為一個整體,一般來說,這種房屋也講究主屋和配房層次。客家人的四方、圓形圍房除外。
特殊地方或人家,也有建三層數的。比如,我國西南地區的民居,雖然是木房子,但建成吊腳樓的樣式,共三層,一層用來養家畜家禽,或者放農具,二樓為堂屋、廚房、糧倉、老人住房,三樓孩子的住房和客房。但這類屋一般為獨棟,很少建配房。這種房屋就不存在所謂的“做層”。
其次是“落崗”。“落崗”的意思,不是現在所說的,一個人在一個單位工作,突然失去工作后,叫“下崗”。實際上,工作上的“上崗”和“下崗”,是借用來比喻的詞語。
這兩個詞最早來源軍隊的崗哨,古代軍隊站崗放哨時,一般選擇把哨兵放在山崗上(包括堆得像山崗的土堆上),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遠處有動靜,山崗上放哨的士兵就能及時發現敵情。士兵去放哨時,要爬上山崗,叫上崗,士兵放完哨從山崗上下來,叫下崗。
后來發展到建高高的哨塔,稱之為崗樓,也就是像山崗一樣的哨塔,上哨塔叫上崗,下哨塔叫下崗。再后來,士兵放哨的位置,不管是在山崗上放哨,還是在哨塔上放哨,或者在平放哨,都叫崗哨。之后,通過進一步的語言演變,人們把、工作、工作職責、工作職位等統稱為崗位。于是,就有了現在所說的,找到了工作叫上崗,失去工作叫下崗。
當然,上崗和下崗指的是人的動作,“落崗”在現代漢語中雖然也有下崗的意思,但是,在本文要解析的這句俗語中,則是描繪房屋的一種形態,也就是房屋之間的層次,像下山崗一樣,層層遞減。
然而,我國傳統民居的層次,不管是平地建房,還是山坡建房,都是錯落有致,看起來也是層層遞減。這是不是說,這句俗語與現實之中的民居布局風格有出入呢?
其實不然,在我國傳統民居中,“做層”有主次之分,一般來說主屋(正屋)是主,其他的配房為輔。主屋的屋頂在宅院中是最高的,其他配房的屋頂不能高于主屋的屋頂。配房的屋頂最多也只能與主屋的屋頂持平,最好是稍微低一些。這種配房屋頂比主屋的屋頂稍低的布局,就是俗語中所說的“做層”。
“做層”的目的,就是要突出主次分明。過去民間把主屋的屋頂高于配房的屋頂,叫“上崗”,也叫“步步登高”;把配房的屋頂高于主屋的屋頂,叫“落崗”,也叫“走下坡路”。民間認為,前一種布局很吉利,后一種布局很不吉利。
實際上,這種說法是把封建統治文化和男權主義思想,融入到民居的布局當中,國有君臣之分,各級官府有上下級別,家庭除了有主仆之別,還有男人處于絕對的主導地位,其他人都處于從屬地位。
事實上,本文解析的這句建房俗語,也被古人納入到風水俗語之中。而古代民居修建,歷朝歷代皆制定和頒布了嚴格的等級制度,凡是超出這些規定的,都被列入了民間的建房禁忌,也同樣納入了民間風水建房禁忌。這也就是為什么古人喜歡用風水禁忌來趨利避害的原因,主要是很多的建房風水習俗,就是在古代朝廷的律法和禁令之下產生的,目的就是為了讓民間遵守律法和禁令,避免遭受災禍。
民間在古代這種建房布局原理的影響下,又演變出民居布局中的兩種說法。
一是地形地勢之說。以大門和出路為準,如果把房屋建造在層層降低的崗地,也就是前高后低,走進宅院大門,呈下坡之勢,民間也把這種房屋稱為“做層落崗”,認為這種布局不吉利。
二是宅院形狀之說。同樣以大門和出路為準。以四合院為例,如果前面的房屋高于后面的房屋,房屋的形狀也像是層層降低的崗地,整個院子從大門到后門,也像是下坡一樣。這種布局也被稱為“做層落崗”,也同樣被認為不吉利。
接下來解析一下俗語的后半句“有肥都跑光”。這里的“肥”字,是一種比喻,人就像莊稼一樣,需要肥料滋養。人所需要的“肥料”,指的是家庭的好運、財富和繁榮。
我國民間歷來把住宅看成是安身立命之所,人們受風水習俗的影響,認為信宅能夠吸引和積聚正能量,為家庭帶來好運和財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