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珊
張迪新作《山野綻放——中國鄉村振興中的民宿“她力量》。作者供圖
春暖花開的陽春三月,從作者張迪手上接過這本封面玫紅、份量厚重的書——《山野綻放——中國鄉村振興中的民宿“她力量”》,心里不由樂開了花,先一睹為快。
當城市的喧囂如潮水般涌來,有些人卻背道而馳,將目光投向那片廣袤寧靜的鄉村。書中的50位民宿女主人,便是這樣的追夢者。她們或是被鄉村的質樸與寧靜深深吸引,或是懷揣著改變鄉村面貌的熱望,毅然決然地告別熟悉的都市生活,奔赴鄉村的懷抱。她們身份各異,有的是藝術家,有的是設計師,有的是教師或文藝青年,卻都在鄉村找到了心靈的棲息地,播下了夢想的種子。
在《山野綻放》這部記錄鄉村民宿“她力量”的著作中,數位個性鮮明的民宿主宛如繁星,閃耀著獨特的光芒,她們的故事是民宿篇章里靈動的詩行,也是鄉村振興長卷中絢麗的色彩。
“不如方”品牌創始人陶然,懷揣著“親近原生,傾聽本真”的生活理想踏入鄉村民宿領域。她對生活有著超脫世俗的理解,選址時,特意將民宿隱匿于山水環抱之處,讓建筑外立面采用大面積木飾面,仿佛民宿是從山野間自然生長出來的。在這里,每一根原木都散發著自然的氣息,每一扇窗都框起一幅絕美的山水畫卷。她像是一位山林隱者,將自己對質樸生活的追求,融入民宿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住客踏入“不如方”,便仿若踏入了一個遠離塵囂的世外桃源,時間慢了下來,心靈也找到了棲息之所,讓那些在城市中迷失方向的靈魂,在這里尋回內心的寧靜與純粹。
藍晴霞以父親“阿忠”的名字命名民宿,將父親勤勞、樸實、好客的性格融入其中,使“阿忠的家”成為傳遞鄉村情感和日常生活體驗的溫馨之所。她像是鄉村文化的守護者與傳承者,帶領客人在春天挖筍采茶,感受大地復蘇的生機;夏天摸魚抓蝦,享受清涼與歡樂;秋天賞月收稻,體悟豐收的喜悅;冬天圍爐看雪,品味靜謐與溫暖。在“阿忠的家”,民宿不只是住宿的地方,更是一個深入了解鄉村、融入鄉村生活的窗口,讓城市人對鄉村的想象變得鮮活而具體。
“魚兒的家”民宿聯合創始人和主理人余愛君,把對理想化審美生活的理解具象為民宿的每一處細節。她希望客人能在民宿中感受到像魚兒在水中那般自由、快樂、簡單和舒適,所以在空間布局與服務設計上,處處彰顯著溫馨與自在。房間的布置溫馨而不繁雜,色彩柔和,家具擺放隨性又不失和諧。公共區域設置了柔軟的沙發、琳瑯的書籍和溫暖的燈光,讓客人可以慵懶地窩在角落,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也可以與其他旅人分享故事。在這里,每一位住客都能擺脫外界的束縛,找到屬于自己的自由時光,實現短暫卻珍貴的生活理想。
郭晨慧與她的“壹蒙壹牧”民宿,是北方小鎮民宿發展的典型。她有著敏銳的商業眼光和深厚的鄉土情懷,將蒙古草原元素巧妙融入民宿設計體系,把當地有名的景色做成藝術浮雕和墻繪,讓民宿宛如一座自然博物館,客人足不出戶便能領略當地風土人情。
民宿,不僅僅是一方住宿的天地,更是文化傳承的橋梁,是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這些民宿女主人深入鄉村的每一個角落,挖掘那些被歲月塵封的歷史、民俗與技藝。她們將古老的故事融入民宿的每一個細節,讓客人在入住的瞬間,仿佛穿越時空,回到了過去,看到了未來。
閑暇時靜坐下來,翻閱《山野綻放》,細讀她們過往的歲月,品味她們創業的酸甜苦辣,我看到了另一種女性力量的崛起。她們以獨特的視角,為鄉村帶來了新的活力與創意;她們用敏銳的商業直覺,挖掘出鄉村的無限潛力;她們以溫暖的關懷,為客人營造出賓至如歸的感覺。她們是妻子,是母親,是女兒,但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她們更是勇敢的開拓者、堅定的追夢人。她們的故事,激勵著更多的女性勇敢地追求自己的夢想,在時代的浪潮中,綻放出屬于自己的光彩。
合上《山野綻放》一書,那些民宿女主人的身影仿佛還在眼前浮現,她們的故事如同一首首動人的詩篇,在心中久久回蕩。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時代的側影,映照著中國鄉村振興的壯麗征程;是女性力量的贊歌,歌頌著那些在山野間追逐夢想、揮灑汗水的巾幗英雄;是希望的種子,播撒在每一位讀者的心田,讓人相信,只要心懷熱愛與勇氣,再平凡的土地也能綻放不平凡的風采。
愿更多的人能從這本書中汲取力量,共同為鄉村振興的美好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讓山野間的綻放之聲,傳得更遠、更久。
(作者系自治區黨委網信辦二級巡視員、廣西作家協會會員,出版散文集《淡描流年》、長篇小說《南方的風》)
來源:當代廣西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