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昆明7月19日電 題:云南畫家張長利:用水彩講述中外民間故事
中新網記者 韓帥南
中國鄉村的市集、孟加拉國街頭的人力車、緬甸的水上人家……19日,“大地速寫——張長利水彩戶外札記”在昆明開展,一幅幅創作自真實場景和人物的水彩畫吸引不少美術愛好者參觀。云南畫家張長利用對生活的細致觀察和手中畫筆,為人們講述著中外各國普通百姓的故事。
7月19日,美術愛好者參觀張長利作品。中新網記者 劉冉陽 攝
1956年,張長利出生在云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開遠市,通車于1910年的滇越鐵路在此穿城而過。他從小便跟隨父輩在鐵路沿線的站點生活。
他坦言,這條連接中國昆明和越南海防港的鐵路對他的人生有著深遠影響,“我七八歲就對火車的結構非常了解,小時候也喜歡用木炭在地上畫火車”。由此,他對繪畫產生濃厚興趣。
1980年,張長利從云南藝術學院版畫專業畢業后進入鐵路部門工作。工作之余,他創作出一批以滇越鐵路為題材的木刻作品,描繪了鐵路職工的默默奉獻和邊疆人民在改革開放中生產生活的變化。后來,因材料和場地等方面的限制,他開始研究創作水彩畫,作品依然保留了嚴謹扎實的作風和寫實風格。
“尤其要提及的是他的刻苦勤奮,能以超人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創作中,幾乎每日都在畫,出門必帶上繪畫工具。其用心之專、用功之勤,讓人感佩不已?!奔来髮W藝術學院教授魏啟聰曾這樣評價張長利。
7月19日,張長利(右二)與參觀者交流。中新網記者 劉冉陽 攝
1997年,張長利從鐵路部門提前退休,開始專心創作,他的腳步從此遍布中國各地。“國畫大師黃賓虹曾說‘中華大地,無山不美、無水不秀’。所以我不一定要畫名山大川,鄉村、田野都可以是我的寫生場地?!睆堥L利說。
此后,他又將目光轉向南亞、東南亞,緬甸、越南、柬埔寨、孟加拉國等國家都留下了他寫生時的身影,“想把這些國家一些原生態的場景留在作品中”。
走進展廳,張長利的水彩作品引領觀者穿梭于各個國家的不同場景。有田間勞作的質樸農人,集市喧囂的煙火人間,靜謐村莊的歲月靜好,還有水上人家的悠然日常。
他的作品色彩豐富,具有很強的自然氣息和豐富的情感世界,將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勞作、豐收、休閑等場景,鮮活地展示在人們面前。這些看似平常的景象在他的細致觀察與表達之下變得意趣無窮,每一幅作品都向參觀者敘說著一段動人的故事。
張長利作品《收玉米》。受訪者 供圖
“張長利的作品既有藝術性也有生動性,更有生活的內涵?!币咽请q笾甑馁Y深版畫藝術家史一在現場觀展時說。
近年來,張長利佳作頻出,多次參加國際水彩畫展,作品受到國內外關注和一致好評。他介紹,近期,有馬來西亞的美術機構邀請他赴當地創作并進行展出。
“這是一件好事,可以讓馬來西亞的美術愛好者了解,有一位來自鄭和故鄉云南的畫家在創作關于馬來西亞的作品。”張長利笑著說,“也希望我的作品能夠為增進中外文化交流盡一份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