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講究人情世故,尤其是紅白喜事,作為人情往來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被人們視為大事。
但是,體制內不是所有“講究”都能照辦的——份子錢收得越多,麻煩可能越大!賓客名單拉得越長,離挨處分可能越近!
比如某地一場原本象征祝福的婚宴,卻讓某局領導背上了黨內嚴重警告處分——
只因他心存僥幸,邀請了大半個系統的下屬、合作單位人員出席并收受禮金,總計金額令人震驚,還動用了單位公車幫忙接送賓客。
宴席結束,紀委介入調查,處分通報隨之而來。
飯可以吃,人情也可以有,但紀律的紅線,萬萬碰不得!小心紅喜事,轉眼變“黑歷史”。
01、一頓酒席、一堆紅包,可能讓你“烏紗帽”不穩
翻翻那些被處分的干部案例,不少人栽跟頭時都這么想:“這是我家的私事,組織管得著嗎?”
大錯特錯!
為啥組織管這么嚴?因為婚喪嫁娶這事兒,太容易變成權錢交易的“好機會”了!
表面上說是朋友捧場、人情往來,背地里呢?來的可能都是你管著的、或者求你辦事的人,這就是送錢送物的“通道”啊!
你說是親朋好友、老同學來祝賀,紀委一查,好幾個都是你管轄單位的頭頭。
你說都是家里人操辦?結果餐館、酒店全是你一手安排、掏錢…
《紀律處分條例》第一百條規定,利用職權或者職務上的影響操辦婚喪喜慶事宜,造成不良影響的,給予警告或者嚴重警告處分;情節嚴重的,給予撤銷黨內職務處分,借機斂財或者有其他侵犯國家、集體和人民利益行為的,從重或者加重處分,直至開除黨籍。
總之:別想借著辦事的名頭,搞特權、走歪路!生活不是交易場!
(上圖為有關處分通報)
02、人情一放縱,權力就變形
公務人員,代表的是公權力。
在別人看來,從你嘴里出來的“人情”“客氣話”,可能就是別人的壓力,你發出的一張請柬,別人可能就當成必須“表示表示”的信號!
控制不好這些灰色地帶,就會形成權力尋租的溫床,掏空組織的紀律邊界。
下面這6種操辦方式,紀委通報里反復點名,明令禁止!踩中一條,就可能“中招”:
①多地點、分批次設宴,規避監管
把要請的人分成好幾撥,今天請這撥,明天請那撥,地點也換來換去,企圖掩蓋對象身份。
② 以“喬遷宴、升學宴”之名變相斂財
比如孩子考上大學了,就在朋友圈、工作群里廣發“英雄帖”,把平時管理、服務的對象都喊來“沾喜氣”
③大排場操辦,鋪張浪費
租用高檔酒店,弄一堆豪車撐場面,甚至動用公車、讓下屬跑前跑后幫忙張羅。這妥妥地撞上八項規定紅線的槍口!
④ 未按要求提前報告操辦情況
很多地方都規定,紅白喜宴操辦之前得報備計劃,時間、地點、賓客范圍等等,如果藏著掖著,先斬后奏,責任自負。
⑤ 借婚喪之機搞人事安排:
趁著辦酒,在飯桌上就把崗位給定了,或者把資源分配談了。這就是把權力從辦公室搬到了酒桌上,典型的違規!
⑥ 喪事中借機搞封建迷信,違規建墓地
比如修豪華墓地,或者搭大靈棚、舉報超規格追悼會。也被很多地方列入了紀律檢查范圍,照樣處分沒商量!
(公職人員婚喪嫁娶規定標準)
03、用人情做“局”,遲早被“出局”!
辦事守規矩,這是最起碼的自我要求。
不拿人情當幌子去換好處,這是最基礎的底線。
說白了,你過日子沒人會攔著你,辦喜事、辦喪事都是人之常情,但是如果非得把“它”辦成圈人脈、收禮金、搞變通的平臺,那這“事”的性質就徹底變了——它不再是紅事白事,而是“違紀事”!
公權力,不能帶回家!更不能用紅事白事當“掩護”,讓它循環起來、為自己謀利!
千萬記住:公是公,私是私,別把公權力,攪和進你的家務事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