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網友最近在坐高鐵的時候,被提醒不要食用方便面,榴蓮等味道重的食物,引起了網上的討論。
支持者稱,密閉空間本來就不應該吃氣味重的食品,反對者稱,從小到大坐火車都是吃方便面,不讓吃你怎么不讓制造呢?
以我看來,問題的關鍵恐怕不是方便面這么簡單。
正常來講,以一個文明的合格的人類考慮,公共場合,聲音不外放,盡量不要吃東西,是一個人最基本的公德,在公共空間,每個人都應該盡量做到不打擾其他人。
生活中絕對不是這個樣子,你去做動車高鐵也好,城軌地鐵也罷,永遠有人在外放聲音,而且這些人往往看的都是短視頻,聲音都要放到最大,往往是猴哥或者其他熱門短視頻的聲音,能伴隨你一路。
這是常態。
如果你住的小區或者公寓不是很高檔,那么電梯里面,抽煙的人比比皆是,雖然有人的時候可能這些人不抽,但是經常電梯里面會有濃濃的煙味。
這些自然是沒有接受過教育,根本不知道為他人考慮的代表。
但這跟在吃泡面多少有點不一樣。
我承認,有一部分人吃泡面成為了一種習慣,過去這些年,因為工作的關系,我經常坐高鐵動車出行,我經常能看到一種人,這種人不論幾點,上車第一件事,就是吃泡面,甚至成為了一個儀式。
早上10點也好,下午兩點也罷,有時候晚上8,9點上車,第一件事情也是吃泡面。
我認為這是一種條件反射,因為從小坐火車就是去遠方,有不一樣的體驗,吃泡面的習慣就這樣保留了下來。
比如說早上10點,你沒有任何理由吃泡面,因為泡面雖然不貴,桶裝零賣也要5塊錢,5塊錢,大可以吃一頓更營養健康的早點,比如雞蛋包子。
所以這種習慣,在我看來,隨著物質生活的提高,人們慢慢就會改變,你可以看高鐵上的年輕人,極少有這種一上車就泡面的習慣。
然而這只是一少部分人,對更多的人來說,泡面只需要5塊,如果去超市可能只需要4塊錢,高鐵上熱水免費,用5塊錢就可以吃一頓熱氣騰騰的飯,是一件非常劃算的事情。
我在高鐵上15塊錢的快餐也有幸買到過,很咸,40快卡的牛肉什么飯也吃過,也很咸。
我很難說服自己,40塊錢就是為了吃一頓咸咸的,完全不好吃,甚至不好看的飯。
現在普通火車也提速了,長途也是封閉車廂,里面會有一個餐車,可以點菜,基本上最普通的菜,也需要30多塊錢,對于普通人來說,平時吃飯都是10多塊錢,你讓人30多塊錢還吃不好,實在是一件說不過去的事情。
高鐵與其讓大家不吃泡面,不如想想辦法,把15塊錢的快餐做好吃點,甚至不用做好吃,各地都有小吃,豬腳飯也好,肉夾饃驢肉火燒也罷,15塊錢的一頓便飯,如果能可口一些,人們恐怕也不會不嫌麻煩,特別給自己帶幾桶泡面。
說到底,高鐵的生意獨一家,如果電動車只有一家,會這么頻繁跟自己打價格戰嗎?
高鐵自己困在了一個無法提供更好更廉價食品的局面里,反而要求乘客這樣那樣,實在是說不過去。
而這又何嘗不是生活方方面面的冰山一角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