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燕公子
還有人記得下面這個雕像嗎?——
沒錯,就是這個當年丑到出圈兒、火遍全網的雕像,而修建它的代價,是一個曾戴著貧困縣帽子的地方財政,被掏空715萬元。
2025年7月16日深夜23點39分,平頂山日報客戶端悄然更新。一則關于魯山縣牛郎織女雕塑事件的通報,在遲滯近兩年后終于露面。
通報承認該項目存在決策不規范、監管不到位、先建后招、圍標串標、價格虛高等問題,并稱,經對該項目進行重新核算,核定結算造價為2071949.29元,并據此結算。
中標價715萬,實際造價207.19萬元,中間直接被人拿走508萬,這筆錢,對于曾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的魯山縣來說,絕不是小數目,可問責力度卻如鴻毛——
對在項目實施中存在失職失責、負有領導責任的時任魯山縣住建局主要負責人黨某亮予以免職處理; 對魯山縣住建局具體負責項目招投標的分管副職李某給予開除黨籍、開除公職處分,其涉嫌犯罪問題移交檢察機關審查起訴,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三年,罰金人民幣20萬元。 涉嫌圍標串標的睿澤藝術(深圳)有限公司,被判處罰金人民幣30萬元;其法定代表人馬某雯,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個月,緩刑一年;實際控制人馬某亮,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六個月;工作人員何某生,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三人分別被處罰金人民幣2-3萬元。
508萬元的公共資金流失,無一人承擔實刑,且所有人的罰金加起來都不足70萬,魯縣的錢,可真好掙。耐人尋味的是,主要判決2025年2月已生效,市民卻蒙在鼓里五個月。
即使是這份通報,也是在市民們三催四請下,眼看實在混不過去了,才姍姍來遲發出來的。這2年來,市民和媒體始終沒有忘了這事兒,但當地始終以“審查工作仍在進行”“涉及保密”搪塞。
7月10日,媒體再次集中質詢,當地才在六天后選擇深夜發布通報,還只發在當地新聞APP上——此時距事件爆發已過去整整23個月、715天。
時間倒回2023年七夕,魯山縣揭幕的牛郎織女雕塑引發軒然大波。公眾質疑的不僅是“黢黑人影伏于蒼白月牙”的怪異造型,明顯抄襲“湘江女神”的架構,更是一個2020年才脫貧的縣,竟為一尊雕塑豪擲700余萬。
面對輿論,當時的魯山,非常魯。記者打電話到河南省魯山縣住房和城市建設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居然直接來了一句:“監督你X,滾!”
而后,記者又聯系上了魯山縣辦公室,在表明身份和來意后,該工作人員一連回復了6個“不知道”,1個“不清楚”。
——715萬元是否全部用于建造“牛郎織女”雕塑?
——不知道。
——是否有關注到“牛郎織女”雕塑與長沙的“湘江女神”雕塑被指相像?
——不知道,不知道。
——是否有關注到網上的輿論?
——不知道,這個不知道。
——應該向哪個部門進行核實?
——不清楚。
作為執政者,自己成了輿論風暴電,他“不知道”;作為甲方,乙方收取高額建設費,卻給了一坨屎,連屎的形狀還是抄來的,他也“不知道”,作為政府工作人員,出了事該找哪個部門,他還是“不知道”!
這樣一問三不知,要專業沒專業,要腦子沒腦子,甚至連網都不會上的二百五,也不知魯縣要他干嘛?能正常工作嘛?
還有,當下人才競爭如此激烈,當地政府是怎么把這些奇葩之才精準篩選出來拉進編制吃干飯的,這也是個亙古難解之謎。
而今,咱終于知道魯山為何這么魯了。
那座牛郎織女雕塑依然矗立街頭,銘刻著一場508萬元的公共財政失血。遲來兩年的通報中,四位獲刑者皆判緩刑、無一人實刑的結局,映照出基層腐敗的成本何其低廉。
記者當年追問“700萬花在哪”時,六個“不知道”曾筑起權力的圍墻,如今調查組遲到2年的通報,公眾看到的仍是高墻的影子。
問題的核心早已超越雕塑美丑,直指基層治理的沉疴:
若每筆問題支出都需輿論風清算,貧困縣何時才能富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