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公開對俄羅斯放狠話威脅,要求俄羅斯在50天內與烏克蘭達成停火協議,如果這一情況沒有實現,那么特朗普就要針對俄羅斯采取措施。一旦美國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生效,那么中印巴西等俄羅斯的貿易伙伴也會不同程度的受到波及。在特朗普發出威脅之后,印度莫迪當局沉默三天之后,終于也是做出了回應。
在特朗普的聲明之中,最有威力的一項,就是美國威脅要對采購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征收所謂的“次級關稅”。那么,這個所謂的“次級關稅”究竟是什么,又為何說其很有威力呢?
我們知道,其實從蘇聯時期開始,蘇/俄制造的工業品除了武器裝備之外,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都不是很強。因此,石油、天然氣等資源的出口,就成為了俄羅斯賺取利益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后,面對美國和西方的嚴厲制裁,石油和天然氣出口,幾乎就成為了穩定俄羅斯經濟的重要砝碼,所謂的“次級關稅”,就是在針對這一點對俄羅斯發難。
“次級關稅”的意思,其實就是對采購俄羅斯能源的國家加征關稅,這有可能會使得原本還在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的國家受到影響,甚至會在與俄羅斯進行能源合作之際裹足不前。這樣一方面可以打擊俄羅斯經濟,另一方面還能夠逼迫各國站隊,同時又可以攫取關稅利益,對美國來說簡直是一舉多得。
由于美國和西方的瘋狂制裁,如今還在采購俄羅斯石油的國家其實并不是太多。印度就是其中之一。近期,針對美國的所謂“次級關稅”,印度莫迪當局也終于是在沉默三天之后,正式“攤牌”了,據俄新社在7月18日發布的消息顯示,印度石油部長辛格.普里明確表示:如果美國要以對俄展開貿易為由對印度加征次級關稅,那么印度很有可能會考慮從其他渠道來購買石油。普里的這番話相當于是告訴全世界:只要未來莫迪認為印度有可能因為美國的“次級關稅”而受到損失,那么多印度隨時都有可能拋棄俄羅斯這個合作伙伴,轉而向其他的國家購買石油。
放眼全球來看,有能力,有意愿抵抗美國霸凌的國家其實并不是很多,人口眾多,經濟總量位居全球前列的印度本來有可能會是其中之一。但是,如今莫迪當局的一番表態,其實就已經說明了印度的態度。印度此舉,不僅體現了印度對美國的畏懼,同時也證明:在關鍵時刻,印度并不會是一個可靠的國際伙伴。
2025年上半年,印度從阿聯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這三個中東國家進口的石油數量約占到本國石油進口總數的40%,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石油數量占到本國石油進口總數的35%,因此,一旦美國包括“次級關稅”在內的針對俄羅斯的新一輪制裁真的生效,印度很有可能會毫不猶豫地拋棄俄羅斯,轉而從以上三國大力進口石油以填補空缺——反正供應鏈和渠道都是現成的。
這對于印度來說,自然是規避了風險,同時也保障了自己的利益。但是,莫迪當局此舉,其實并不明智,因為上文已經提到了,印度此舉,其實顯然會讓俄羅斯的經濟雪上加霜,也會讓俄羅斯認為印度就是一個反復無常的“騎墻派”。這也會讓印度的國際聲譽受損,并不利于印度展開日后的國際合作。從中我們其實也可以看出,印度這個國家的格局其實并不是很大,這樣的一個印度,離成為所謂的“有聲有色”的大國,其實還很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