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用來敲開我國大門的“毒品”,現在反過來卻令自己國民深受毒害。
“自由”“民主”的背后是法律的不完善,是民生安全不受保護。
現在落得反被毒品侵害不止的結果,是命運的使然還是歷史的反向重演?
不論是從前還是現在,推動毒品流通的背后永遠都有一群視生命為兒戲的商人。
我們都知道,一個企業持續獲利的穩定手段就是創造客戶,維持客戶和客戶之間的流傳。
對于毒品商販來說,做到這些輕而易舉,毒品的自身效果就具有成癮性,讓人食用的次數只有0次和無數次。
一旦有人食用就會獲得一瞬巨大的快感和滿足感,這樣他們就會開始向周圍人引導也開始進食這種毒品。而根本不需要毒販自己去到市場進行宣傳。
這些幕后黑手為了獲得源源不斷的財富,不斷地使用手段在暗地里合成新的毒品,讓“客戶”獲得不同的體驗。
19世紀的那場鴉片危機正是大英帝國壟斷了鴉片生產市場,開始了大肆尋找“銷售渠道”的使然。
國家為了發展,必須進行不斷的對外貿易,而當時的大英帝國為了扭轉從中國大量購買絲綢,茶葉造成的巨大貿易差而選出的“絕佳商品”。
當英國用戰爭和殖民掠奪強行打開中國貿易大門的時候,美國也沒閑著,他們在中國民不聊生的時候趁機大發橫財。
到了21世紀的今天,背地里推動毒品貿易的“黑手”,走進了大眾的視野,他們用“企業營銷”的名義讓這種商品貿易變得合法化。
鴉片,對于人來說,它是你和惡魔漫長的斗爭,只能一點一點摧殘你的肉體和精神。對國家來說,它更是一種寄生蟲,在侵蝕社會和民族的精氣的同時,還把國庫中的財產變得空洞。
芬太尼,就是現代的“活閻王”,它是科技時代的人類從實驗中獲取的產物,它的效果比其他一般毒品強上十倍百倍。實際來講,“毒藥”更加適合成為它的名字。
如果說把鴉片比做一個棒子,那芬太尼就是一顆炮彈,只需要一瞬,他就可以奪走一個人的性命。芬太尼完全不同于鴉片,它不再是慢慢消磨人的精神和肉體。
上世紀90年代,各個制藥類公司用各種方法把奧施康定這類強效鎮痛類藥物包裝成”無毒無害”的止痛藥。又用無孔不入的手段讓醫生大量開具處方給到個人。
就這樣,表面合法的交易在全美國盛行,并且為今天芬太尼的隨意售購埋下了巨大的伏筆。
在醫生手中,芬太尼可以是治病救人的麻醉劑,但是在街角,他卻成了奪人性命的罪魁禍首。
這場伏筆了一百多年的合法化貿易,在此刻終于展現真容。
芬太尼藥物的名義在危機初步擴散披上了一件完美的“羊皮”。
并且它的出現迅速改變了美國的毒品市場,以往傳統的毒品都不再被“客戶”們擁戴,芬太尼以價格低,效果好,容易流通等優點在毒品市場迅速“稱霸”。
在美國,芬太尼危害的不僅僅只是毒癮患者們,其中大學生,上班族,失業中年男子以及剛生完孩子的母親等等,只要是曾經接觸過止疼藥的人都可能深受其害。
作為無色,無味的白色粉末,他常常可能被摻進任何你可能會接觸到的地方,只需要一毫克的攝入,人就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就連那些不知情者來說,他們不會猜到自己的吸進去的正是芬太尼,以為一次普通的放縱,結果就此掉入深淵。
吸入者會表現得搖搖晃晃,整個人像雕塑一樣僵在那里。美國如今芬太尼泛濫嚴重,據統計,美國以5%的世界人口消費了全球80%的阿片類藥物,而芬太尼已經成為18歲—45歲美國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僅僅是2023年就有大約7.5萬人死于吸食芬太尼。
這體現出的正是一個國家的無能,而并非一個人的遭遇或是一個城市的悲劇。若是國家從一開始就有嚴絲合縫的治理,事情怎么會發展到如此地步。
從數據來看,美國確實在自家門前栽了跟頭,強大如你,終究是被自己內部利益集團的“黑手”一點點挖空,腐爛。
如今的美國每年都要拿出數百億美元來用于芬尼太成癮而帶來的疾病和一系列后續處理相關的支出。
正如19世紀中國鴉片危機時一樣,國庫中的財產正因為毒品這個寄生蟲而被不斷挖空,流失。
曾經作為侵略國殘害我們的美國如今迎來和當時中國一樣的危機,不僅讓我們看到了“善惡到頭終有報”,還讓我們看到了對外如此強勢的大國內部卻如此的腐敗不堪。
不管從前多么輝煌,如今依然是被毒品反噬,無法自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