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海美術館的告別,引發又又又一輪對中國民營美術館的討論。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常常因為一些曾經輝煌的民營美術館關停而被反復咀嚼。在我看來,經過一輪雨后春筍般的大干快上之后,民營美術館的一次次困境,不過是時代癥候的表征。尋找民營美術館的癥結,需要回到民營經濟體本身,以及更大的社會系統中。
西海美術館2025年7月1日起已經正式閉館
西海美術館的關停,是民營美術館“地產模式”的再次失效。民營美術館的勃興,跟地產熱潮密不可分,美術館成為房地產項目的增值抓手。這種強依附性,似乎注定了中國民營美術館的先天基因中,常常帶有附屬性。無論是地產項目還是綜合商業體,民營美術館的誕生,常常在一種“強生態”中,即承擔了美術館之外的效能。通過其地標屬性和藝術加持,成為商業拼圖中的一部分。
在經濟上行周期,這種模式不存在問題。美術館的投入,可以通過商業項目的增值來平衡。這也將美術館卷入商業項目的風險之中,一旦進入經濟下行周期,商業項目的風險往往最先轉嫁給美術館這個吞金獸。老板涉案、地產虧損、消費不振……每次風吹草動都可能帶來美術館的滅頂之災。
民營美術館高度依賴民營企業,作為藝術收藏者和贊助人,他們無疑是可敬的。但中國商業環境的發展狀況,顯然還停留在第一代創業者的階段。歷經改開的高歌猛進,出了幾次波動,尚未穿越經濟長周期,仍然延續著原始積累的慣性。他們的財富積累方式,往往依賴于早期的商業模式,沒有建立經濟波動中的企業韌性。財富傳承過程中,幾乎沒有可以參考的樣本,二代能否順利接班走上正軌都是問題,更別提企業轉型和升級了。
綜合經濟周期、美術館商業生態、民營企業商業模式三個原因,決定了中國民營美術館供血的不穩定性。這些深層原因,導致藝術生態中本該最穩定的業態,成了最不穩定的一環。開幕時花團錦簇,道別時黯然離場,展覽水平起伏不定,人員流動也如走馬燈一般。
西海美術館曾舉辦過的展覽
在我看來,美術館“造血”同樣可能是個偽命題。因為美術館的天然屬性,使得它難以實現商業化運營。美術館的收入方式大致幾種:租借場地、展覽票房、IP授權、文創產品,以及部分藏品出售。
倘若一個美術館頻繁租借場地,與美術館定位不符的商業活動或展覽充斥其間,可能影響美術館的長期形象,何況現在租借場地的需求也在減少;美術館的展覽票房則陷入另一個困境,展覽票房本身具有不可預測性,引進網紅展,可能有流量和票房(其實也不一定),一味跟風難以長久,也可能失去美術館的學術嚴肅性,就像一個藝術電影院線,迫于經濟壓力而天天播商業大片,可能變成四不像;在IP授權、文創產品和藏品出售這三個賽道,需要美術館有豐富的館藏和較高公眾知名度,這對于發展歷程較短的中國民營美術館來說,無疑過于苛求。
憑借美術館自身商業化運營的“造血”,注定只是美術館資金的補充,而不能成為主要資金來源。當我們寄希望于美術館自己養活自己,恐怕就是美術館異化的開始。
而且,民營美術館的躍進,還導致一個美術館自身空心化的問題。宏大精美的建筑里,有多少成系列的館藏?當典藏無法構成系統,便失去了美術館的“性格”。提起國外很多知名美術館,我們常常對其典藏系統、學術取向和經典藏品有清晰的概念。而國內的民營美術館常常面目模糊,不同風格的展覽輪番登場,觀眾記住了展覽,卻忽略了美術館的自身定位。建筑,固然是美術館的重要組成,如果只有建筑,而沒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系統館藏和學術定位,似乎有些買櫝還珠。
當然,我這里探討的民營美術館,指的是兼具典藏、研究、展覽、公共教育等綜合功能的現代美術館,很多基于個人收藏而以展陳和交流為目標的私人美術館不在討論范圍,這些私人美術館假以時日,可能生長出民營美術館的新形態。
說回民營美術館的現狀,是時候來一場祛魅和復魅了。
所謂祛魅,是指剝離對美術館非藝術功能的、不切實際的期待。當前的經濟周期中,美術館已經無法成為提高房價的手段,也不會帶來更多的線下消費者,即便成為網紅打卡地,也不過是文旅生態的下游產業。讓美術館回歸藝術,加強自己的收藏和研究。同時,也別再用美術館的名義,以低于市場價格的方式使用員工了。藝術的核心是人,也包括美術館的從業者,不要用藝術理想違背人力市場的現實。重新評估美術館的運營成本和發展方向,梳理收藏脈絡,展覽提質減量,做好慢生長的準備。
所謂復魅,是指重建某種美術館的學術性和思想性。蔡元培說“以美育代宗教”,宗教便是通過神圣性建立敬畏和信仰,美術館雖不必如此,但美術館應該用思想性置換神性,面對時代命題,藝術可以做出深刻且有價值的回應。因此,美術館不僅是視覺審美意義上的空間,更是時代精神碰撞的場域。美術館,應該用藝術和思想成為時代癥候的問診者,而不是成為這一癥候的犧牲品。
但愿,民營美術館經歷一次次的篩選,可以開出真正的花來。
作者| 陳奕名
編輯排版| 小明同學
資料來源| 網絡
說明| 歡迎標注出處轉載
掃碼添加
@小明同學
市場
展覽
傳播
視頻號推薦·明藝術MingArt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