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媒體《獨立報》的消息顯示,這幾天,特朗普和北約秘書長在白宮見了一面。和以往一樣,習慣性用“關稅大棒”說事。只不過這一次,討論的內容和以往有些不太一樣。美國很可能繼續在印太戰略里“兜圈子”,甚至中美近期也算是白談了那么久。
按照《獨立報》的說法,特朗普在會晤里宣稱,如果俄烏在 50 天內不能達成協議,美國將對俄羅斯實施 “高達100%關稅的二級制裁”。這一所謂的二級制裁,矛頭不僅指向俄羅斯,更劍指與俄羅斯有貿易往來的國家,其中就包括中國和印度。特朗普政府這一突如其來的強硬舉措,無疑給本就復雜的國際局勢又增添了幾分不確定性,也讓中美關系以及美國與印度的關系陷入新的微妙境地。
從特朗普政府的這一威脅性舉措來看,其目的似乎是想通過極限施壓,迫使俄羅斯在俄烏沖突中做出讓步。然而,回顧過往制裁俄羅斯的歷史,我們都知道,美國這一戰略的效果并未生效,反而額外增添了問題。
自俄烏沖突爆發以來,美國及其盟友對俄羅斯實施了多輪制裁,涵蓋金融、能源、貿易等多個領域。從將俄羅斯部分銀行排除出SWIFT國際清算系統,凍結俄羅斯在美及其盟國的央行資產,到對俄羅斯能源產業實施禁運和限價,限制俄羅斯關鍵產品的進出口等。但俄羅斯并未因此屈服,反而積極尋求應對之策,如在能源貿易中推行盧布結算令,在全球南方國家開拓能源出口替代市場,通過一系列措施鞏固自身經濟基本盤。
必須指出的是,此次特朗普揚言的100%關稅二級制裁,即便實施,俄羅斯大概率也會有相應的反制手段,對俄羅斯經濟的打擊效果存疑。因為最大的一個問題,是特朗普之前的“關稅戰”到當下,也并未真正有幾個國家“投降”。至少在這次列表中的中國,就未曾妥協,反而是將美國逼上了談判桌。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為什么說美國在印太戰略里兜圈子?
先來看中國這邊。在中美關系層面,此前中美雙方經過多輪接觸與會談,在諸多領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兩國在經貿、氣候、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對話,為雙邊關系的穩定發展奠定了基礎。
然而,特朗普政府此次突然拋出對與俄貿易國家的制裁威脅,其中包括中國,幾乎將之前中美多次接觸的成果化為泡影。這一行為不僅破壞了中美之間剛剛建立起來的互信氛圍,也讓中美關系重回緊張態勢。此前,中美雙方都認識到,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合作才是共贏之道,雙方的對話與合作對全球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而特朗普政府現在的選擇,無疑是一種短視行為,將政治操弄凌駕于國際合作之上,使得中美關系面臨新的嚴峻挑戰。
再看美國印太戰略的另一個核心,印度。美國長期以來試圖拉攏印度,將其納入所謂的 “印太戰略”,以制衡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美國印太戰略自特朗普政府構想,拜登政府完善并發布以來,一直將強化與盟友和伙伴關系作為重要手段。在這一戰略框架下,印度被視為重要的合作伙伴,美國希望借助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地緣優勢,增強自身在印太地區的戰略布局。
然而,此次印度也跟著吃莫名吃了“槍子”,無疑是對美印關系的一記重擊。這一做法與美國今年以來“拉印圍中”的戰略背道而馳。或許是近期印度在一些問題上的態度,如在貿易政策上對美國放狠話,讓特朗普政府感到不滿,從而做出這一沖動的決策。但這一決策可能帶來嚴重后果,美印之間多年來的合作成果或將受到影響,未來雙方在貿易、軍事、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與戰略協同也將面臨重重阻礙。
從美國印太戰略的整體視角來看,美國近年來在該戰略上可謂是 “兜圈子”。一方面,不斷宣稱要維護印太地區的 “自由開放”,加強與盟友和伙伴的關系,構建所謂的 “安全網絡”;另一方面,卻頻繁采取一些短視且自相矛盾的舉措。如在對俄制裁問題上,將與俄羅斯有正常貿易往來的印太地區國家納入制裁范圍,不僅破壞了地區國家間的正常經貿關系,也讓美國在印太地區的盟友和伙伴感到不安,削弱了美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和公信力。長此以往,美國在印太戰略上投入的大量人力、物力將付諸東流,難以實現其維持霸權地位的戰略目標。
特朗普政府此次對俄羅斯的制裁威脅以及連帶對中印的 “二級制裁” 考量,看似是一種強硬的對外政策手段,但實際上反映出其決策的隨意性和缺乏長遠規劃。這一做法不僅對俄羅斯難以形成實質性打擊,還嚴重破壞了中美關系以及美印關系,打亂了美國自身的印太戰略布局,最終可能使美國在國際舞臺上陷入更加孤立的境地,像個笑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