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到郎朗本人在首映禮上的發言,挺有意思。
“我和我爸我媽,我們是餃子皮。
但是餡呢,姜叔您把您的很多故事都放進去了。”
郎朗肯定是懂姜文的,愣是沒提一句醋的事。這也從側面看出了郎朗的懂事,我們都不提,但是人人都知道。
整個電影就是披著紀錄片皮《郎朗的故事》的紅色電影。
那邊管他叫莫扎,
我們這邊叫莫扎特,
多了一個特字,
而在《你行你上 》 中,管他什么名字,彈就是的。
就是暫時不管“莫扎”、“莫扎特”的爭議,先上手彈,以實用主義為主,擱置爭議,
這絕非一部簡單的音樂傳記,而是一曲以黑白琴鍵為戰鼓、中國百年革命史詩的狂想曲。
葛優,在片中飾演了郎朗的一任老師,留著一頭愛因斯坦發型,姜文可能實在怕觀眾聯系不上,直接在他家掛了個愛因斯坦畫像晃來搖去,還讓葛優學愛因斯坦吐舌頭。 他代表的就是……,帶郎朗拿到了“兩個大獎,一個世界冠軍。” 他后面和朗朗父子鬧掰,也是在拿這說事:“沒有我,行嗎?” 這兩個大獎和一個世界冠軍,毫無疑問是指兩彈一星。
葛優之前的老師,是何賽飛飾演的歐亞。 這名字就差寫她姓蘇名聯了吧? 她有很多學生,一個個都成了才,結果反過來整了老師,被搞出了PTSD。 所以她擔心朗朗脫離自己的掌控,擔心郎朗變得比自己更強大。
“沈老師走了,歐亞老師倒了,但我們的指法不能停!”歐亞是誰呢?隱喻歐洲和亞洲橫跨的某個國家。
郎國任的怒吼,是革命者在歷史轉折關頭的宣言。沈老師代表的短暫技術援助,如曇花一現;歐亞老師(蘇聯化身)的“打砸搶”式訓斥與最終決裂,是霸權主義對獨立自主道路的天然恐懼。當郎朗在考場上奏響凱歌,而病榻上的歐亞老師顫抖著打出最高分——這豈非歷史對蘇聯最辛辣的諷刺?它曾塑造我們,卻終被我們超越,其暈倒正是舊霸權崩塌的隱喻。
“我才是總設計師!你們都是陪襯!” 郎國任對諸葛伯樂(西方資本代理人)的宣言。這也是借電影人物之口說一些實話,讓我想起了有些人,比如越南的阮XX,明明是從胡志明手上接來的越南,并且向西方陣營做出了巨大讓步,卻逢人就說自己搞了革新開放,功勞比胡志明還大,云云。還說什么胡志明的路線是錯誤的,這種人貪功勞比較多。
當諸葛伯樂痛斥郎國任“破壞規則”,郎父那句“美國欠全世界錢怎么不坐牢?”更是撕開了新殖民主義偽善的面紗,是對西方中心論“歷史終結論”的徹底否定。
鋼琴是西方的,樂章是西方的,規則是西方的——但勝利,終將是我們的!郎國任與郎朗這對“鋼鐵父子”,他們不信“后人的智慧”,只爭朝夕;他們不懼“專業”的傲慢,以“打砸搶”的土辦法闖出新路;他們不屑“天花板”的規訓,以“干他”的實踐哲學刺破蒼穹!
同時呢,于和偉扮演的老崔其實隱喻了另一個角色,就是崔健。這點就不能深入討論了,為什么一個紅色音樂家最后會瘸了一只腳呢?這其實是值得思考的。
說到這份上了,不會還有人以為《你行!你上!》是講單純講郎朗了吧? 如果有人問郎朗:“這電影拍的是你嗎?” 他大概會回答:“那時候我還很瘦。”
在看預告片的時候就在想,看完之后發現,誰規定一個電影只能同時講一個故事呢?郎朗就是姜文為了這碟醋,包餃子用的餃子皮啊!而醋在哪里?在每一個無產者的心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