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8年確診過敏性紫癜以來,2003年出生的胡心瑤的生活就一直圍繞著“治病”和“掙錢”兩件事展開。 她曾想過放棄,但身邊人的幫助和善意支撐著她繼續活下去。面對高昂的治療費和困難的家庭條件,她16歲開始打工,一天工作20個小時,把全部收入用于治療。但病情卻一直在惡化。
胡心瑤還有很多事情沒做,比如要還清父母為她借的債,帶他們去北京看看。她還想成立一個“病友之家”,為同患過敏性紫癜的病友們提供一個相互支撐的地方。她說,她想給別人的人生帶去希望。
胡心瑤的生活照
10天內,她收到5份病危通知書
胡心瑤出生于2003年,重慶墊江縣的一個村子里。
2018年5月30日,胡心瑤身上出現了皮疹。幾天后,她開始腹痛、吐血。11月9日,她在重慶市的一家醫院被確診為過敏性紫癜。
那時,胡心瑤完全不明白這個疾病有多么可怕,只知道它是一種罕見病。醫生說,如果好好治療、好好控制還是有希望的,建議她服藥。但這期間,她的病情反反復復發作,一直要靠止痛藥來維持。
2019年,胡心瑤的癥狀已經無法用中藥和止痛藥來緩解了。她去了另一家醫院,開始用激素方案治療。那年7月,她的尿常規出現了明顯的異常,腎受到了損傷。
傷了腎之后,激素藥從一開始的6顆調整到了12顆。2020年3月,胡心瑤到醫院做了腎穿檢查,最終指向IgA腎病綜合癥。2021年3月,她開始出現肺部感染。
胡心瑤在醫院接受治療
當時,胡心瑤還未滿18歲,那個月她經歷了生死,在重癥監護室待了一個多月才有所好轉。隨后,她出現了關節疼痛,“痛到了生不如死”。她去了北京、上海治療,但新的治療方案也只控制了三四個月,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去年11月,她被確診為腎衰竭晚期。
在2021年之前,胡心瑤從來沒有收到過病危通知書,但今年她已經收到了超過10份病危通知書。6月份短暫的10天內,她收到了5份病危通知書。
最開始的病痛沒有這么劇烈,次數也沒有現在這么多。“我現在已經開始習慣與這份痛苦共處,用一個冷靜客觀的心態去對待和處理它。現在只要出現一點疼痛,我就會立馬就醫——所以我現在不敢去離醫院很遠的地方。有很多疼痛對我來說已經麻木了,靠毅力我也能夠去調節了。”胡心瑤說。
面對困境,她選擇了堅強
胡心瑤家里有四口人,父母務農,還有一個大17歲的姐姐。2018年患病時,父母有二十幾萬的積蓄,全部用在她的治療上,姐姐也幫了她很多。
花空積蓄后,胡心瑤已經68歲的父親開始外出打工,到親戚家的工地幫忙。一個饅頭、一瓶水、一碗飯,他可以吃一天,他一天不會花超二十塊。她的母親身體也不好,有糖尿病、高血壓、腎病等等,但因為女兒的病,她沒有去過多地治療了。
為了給胡心瑤治病,父親還去借了很多錢。胡心瑤希望自己能把這筆債給還掉。“他們都快七十歲了,如果我走了,還讓他們背著這筆債,是一件很殘忍的事情。”
胡心瑤說,她從16歲就開始自己打工掙醫療費,前前后后做過流水線工人、服務員、廣告設計,還做過銷售。每天早上7點起床,8點到11點半接單做心理咨詢,下午1點到3點繼續做心理咨詢,3點到5點準備出攤賣果汁,一直到晚上10點收攤,回家之后寫連載小說到凌晨3點。這樣高強度的工作,一個月最多也只能掙一萬二左右,但她現在每個月的醫藥費也要兩萬多。
胡心瑤喜歡寫作,她覺得“只有真正去經歷過一些事情,才能夠把它寫出來”。正因如此,她的個人經歷給了她很多創作靈感。做心理咨詢時也是這樣,她接觸到很多患紅斑狼瘡的孩子,她希望用自己的一些經歷去感染他們,讓他們能夠真正地去面對自己,而不是被困難所打倒。
“如果我不工作,那我就沒有錢來維持我的生命;如果我拼了命地工作,那我的病很有可能會持續惡化。所以不管選擇哪一項,對我來說都不是一個很有利的選項。” 胡心瑤說。
世界對她有很多眷顧
在患病的這些年里,周圍的人一次又一次將胡心瑤從絕境中拉了回來。
胡心瑤家鄉的一位醫生會經常去看望胡心瑤的父母。“我們沒有什么能感謝他的,只能給他拿一些家里的稻谷之類的。現在我還欠他錢,但他說他從來沒有想過要我還錢,他只希望我能活在這個世界上——因為我值得。”胡心瑤說。
擺攤是胡心瑤唯一能接觸到外面的世界的途徑,能讓她覺得這個世界對她有很多眷顧。“我之前從沒有在那家火鍋店門口擺過攤,但我去過之后,那里永遠都有我的位置。我擺完攤回來也不用做飯,火鍋店老板總是會給我打包一份飯,再給我添一些涼菜。其他的攤主也總是會過來照顧我的生意。”
胡心瑤在街頭擺攤
2024年12月18日,胡心瑤約了攝影師,到嘉陵江邊“拍攝遺照”。攝影師看出了她有輕生的念頭,偷偷報了警。警察聽完她的故事后,捐給了她1300元錢。“那是我人生中收到的第一筆捐款。陌生人的善意,使我看到了一絲絲希望。”
除了家人的牽掛,胡心瑤的醫生們也一直在鼓勵她活下去。有次病痛難熬,她又產生了想要放棄的念頭,醫生把她罵了一頓:“我們為你付出了那么多,如果你放棄,你覺得值得嗎?”
胡心瑤覺得醫生罵得“特別有道理”,也慢慢理解了所有人對她的付出。“即使我的生命也許進入了倒計時,但人來世間總要負一些責任,父母和那么多愛我的人希望我活下去,我就不能僅僅作為一個個體去自暴自棄。”這樣的話,胡心瑤也經常用來勸慰身邊的病友。
她希望租房建病友之家
胡心瑤還有一個愿望:希望能夠建一個病友之家,大家能夠生活在一起。她說,自己已經有了一些初步的構想,會在今年國慶節左右開始組建。目前已經有20余人準備加入病友之家,計劃租一套200平方米左右的房子,大家共同生活。
有的病友問胡心瑤,病友之家會不會請保姆?對此,胡心瑤說:“我說絕對不會的,因為我們只是生病了,我們不是殘疾人。病友之家的存在不是為了讓大家在這里天天吃喝躺平,而是我們一起努力把這個家經營得更好,體會到家的溫暖,勇敢地去面對生活。”
胡心瑤的父母很想去北京看看,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即便有了錢,去趟北京對她的身體來說也是個很大的挑戰了。因為費用的問題,現在她已經沒有在繼續進行常規治療了,而是在發病時去醫院進行緊急治療。
最近,胡心瑤又去醫院做了檢查,現在被診斷出股骨頭壞死和腸套疊。她同時患有血管炎,需要穩住血管炎才有可能進行手術。手術費用非常高昂,她能否負擔得起,也是個未知數。
紅星新聞記者 李毅達 實習生黃秋玥
編輯 郭莊 責編 魏孔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