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乘火車旅行,對國人而言,不是夢想,而是抹不去的童年記憶:那一列象征遠方的綠皮火車仿佛永遠在行駛,在停靠。我們在車上歡欣,在車下遙望,火車代表了一個脫離管束、暫時的烏托邦。
當機場變得跟火車站一樣嘈雜,當機票折扣甚至低過火車票價,當火車從電氣化到動車組到高鐵不斷提速,享受快捷便利的同時,我們心中生起莫名悵惘:孜孜以求變成現實,卻似乎將什么拱手相讓……
《乘火車旅行》,其實是王安憶一篇散文的名字,她總能用細膩精確的語言,無比耐心抽絲剝繭,所有微妙忐忑,難以名狀,都驅散迷霧獲得一個清晰脈絡。
火車旅行之所以迷人,是因為它可使我們體味到告別和迎接的過程。窗外的景色以如歌行板的節(jié)奏一一過來又一一過去,這景色總是連綿不斷,沒有盡頭。我們剛剛獲得新的景色,緊接著就是失去,而失去之后,更新的獲得來了……這些經驗是生命力滋生滋長的源泉,帶有活水的性質。所以,我們有時候要乘火車去體驗旅行的真諦。
漫游家,心隨自然
火車旅行是人生不可少的經驗。它可使我們體味到告別和迎接的過程。窗外的景色以如歌行板的節(jié)奏一一過來又一一過去,這景色總是連綿不斷,沒有盡頭。新的一幕出現了,悠忽間又過去了,歡欣與痛惜的心情接踵而來,一層漫過一層。我們剛剛獲得新的景色,緊接著就是失去,而失去之后,更新的獲得來了。我們一會兒悲觀,一會樂觀,總沒個平靜的時刻。
我有時面朝火車前進的方向而坐,田野懷著陽光和陰霾撲面而來。令人喜不自禁,然后它越過我們的肩膀,從背后一去不返,令我們措手不及。告別和迎接在瞬間完成,心會緊收一下,又張開,急促地吞吐著離合的悲歡。
后來我們有了準備,知道迎面而來的一切都將過去,我們便盡情地享受與他們越來越接近的時刻,我們極目遠眺,當他們影影綽綽的時候,已將他們盡收眼簾。這可以延長我們接近獲得的欣喜之情,使這欣喜之情足夠抵償失去的黯然神傷。它們是在與我們最終接觸的一瞬間陡然逝去,這帶有決斷的表情,這帶有義無返顧的表情。這在一瞬間鍛煉了我們的決心,使我們免遭纏綿感情的折磨。
有些時候我們是背朝火車前進的方向而坐的,這是一種極其傷懷的告別和迎接的方式。新來的事物是從我們的背后漫到眼前,它們一上來就帶著逝去的命運。它們是一點點離我們遠去的,無可挽回。我們眼巴巴的看著他們漸漸走出我們的視線,痛惜哽住了我們的喉頭。我們還將伴隨這逝去的情景一段時間,飽受離別之苦。
當它們遠去的時候,由于難以舍卻,它們每一點細節(jié)都抓住了我們的心。它們模糊的最后一點影子都不放過我們。它們到來的喜悅是那么短暫,一下子便被離別淹沒了。它使我們的注意力全部凝聚在這離別的哀挽儀式上。
這兩種儀式交替出現在乘火車旅行的途中,只有乘火車旅行才可體會與比較這些過程,像乘飛機這樣的旅行方式卻將這過程省略,只留下結果,它節(jié)約了我們的情感,使我們心靜如止。這其實是一種損失,損失了心理的經驗,這些經驗是生命力滋生滋長的源泉,帶有活水的性質。所以,我們有時候要乘火車去旅行。
文 / 王安憶
著名作家
漫游家
獨自旅行的經歷往往不是想象的那樣美好,什么遇見自己,看見不同,都是矯揉造作,孤獨和迷茫才是一路相伴的,它們忠實的靜默橫亙于心,無處分享。然而也就是這樣那樣的心理活動,和見聞經歷,造就了更完整的旅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