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老師:許筱婷,朱中易 物理院通訊員:李嘉怡)
7月19日上午,紅色基因與非遺文化調研團成員來到中共金家堤支部陳列館進行參觀,重溫青年毛澤東農村革命調研之路,穿透歷史感悟偉人深入群眾、了解農村的人民情懷,領會紅色精神從實踐中來的真諦。
(圖為中共金家堤支部陳列館)
通過陳列館內的圖片、文字和蠟像,調研團成員們了解到金家堤黨支部建立的過程和它為中國共產黨黨建帶來的巨大影響:1924年6月15日,夏曦等黨員在益陽縣蘭溪鄉金家堤村油燈下,宣告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它是湖南農村首個黨支部,是早期黨員將建黨學說與益陽農村革命實踐結合的嘗試,是益陽黨建開路先鋒、湖南農村基層組織成功經驗發端,開創湖南農村早期黨組織新局面,后引領農民反抗封建主義與地主階級。
(圖為中共金家堤支部成立蠟像場景)
展館依原址舊貌修繕,設“毛澤東與湖南早期農村黨組織”主題展線,借圖文、場景寫實、LED屏等,全面呈現湖南農村早期黨建基本情況;又以浮雕、文獻檔案、革命文物,全景展現早期黨建實踐與先烈事跡。調研團成員漫步其中,觸摸歷史的紋理。那些展品,似無聲的講述者,讓大家真切感知湖南農村早期黨建的篳路藍縷。先輩們以信仰為燈,在鄉土間播撒革命火種,這份堅守與擔當,深深震撼成員心靈。
(圖為中共金家堤支部陳列館內陳設)
主館外,原址南側佇立著紀念園與紀念碑,紀念園內,歐陽澤故居場景復原建筑群靜靜留存。在歐陽澤故居里,有一房間是1925年夏毛澤東考察益陽農民運動與黨組織建立時的居所。房間的墻上,詳實的文字生動勾勒出當年考察的場景:彼時,歐陽笛漁在此向毛澤東細致匯報益陽地區建黨的來龍去脈與實際情形。毛澤東聽完匯報后,對金家堤黨支部的建立給予高度肯定,稱贊其“開了好頭”。不僅如此,毛澤東還高瞻遠矚地指示,要積極發動廣大農民群眾,通過組織農民協會的方式,為后續革命工作錨定了方向。
(圖為毛澤東在金家堤居住的房間)
金家堤黨支部是湖南農村基層黨建創新范例,彰顯共產黨人探索革命道路的擔當,是不朽紅色豐碑。調研團成員學習厚重歷史,領悟敢為先導、扎根實踐精神,這激勵他們傳承紅色基因,以信仰為帆,讓革命精神照見現實,在青春實踐中續寫時代華章,讓革命精神綻放更亮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