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白宮鏡頭前,特朗普總統手持一張14歲少年的遺照,站在悲痛欲絕的母親身旁,鄭重承諾:“我相信中國會執行死刑”,這一幕,將芬太尼危機再度推向輿論焦點。
照片中的孩子因芬太尼過量離世,而特朗普的言論卻將矛頭指向中國,這樣的行徑與言論,不僅引發國際輿論嘩然,更暴露了美國毒品危機背后的政治操弄與責任推諉。
美國自釀的苦果
一位悲痛的美國母親,剛剛失去了她的孩子,總統特朗普舉著她孩子的遺像,信誓旦旦地承諾:“我相信,中國會把這些毒販判處死刑的。”
這話聽著,是不是荒誕得像個笑話?一個把芬太尼當成貿易戰籌碼,對中國加征關稅的人,轉頭就指望中國替他執行“家法”?
這可不是滑稽劇,這是一場美國的失控悲劇,以及一出精心策劃的跨洋“甩鍋”大戲,而這一切的起點,都源于一句聽起來無比高尚的口號。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美國,“免于疼痛是基本人權”這句話,如同福音般傳遍大街小巷,它溫暖、人道,充滿了人文關懷。
但資本的嗅覺,總能在最溫暖的地方聞到血腥味,普渡制藥,一家野心勃勃的醫藥巨頭,將這句口號變成了印鈔機,他們的“明星產品”,叫奧施康定。
這東西的藥效堪比海洛因,成癮性有過之而無不及,但在藥企鋪天蓋地的營銷攻勢下,它卻被包裝成了“安全無害、不成癮”的止痛神藥。
而一條完美的“成癮流水線”也就此開動,藥企負責用金錢和謊言收買專家、媒體,甚至搞定了本該監督他們的政府官員。
一個審批藥品上市的監管者,前腳給奧施康定大開綠燈,后腳就能跳槽到藥企當高管,年薪翻幾十倍,這已經不是腐敗,而是公開的權力交易。
醫生們則在這場狂歡中,心安理得地開出海量處方,保險公司也樂得慷慨報銷,畢竟,賬單總會有人付的。
芬太尼危機
無數普通的美國人,可能只是一次工傷、拔了一顆牙,或者做個小手術,就從醫生手里接過了那瓶“止痛神藥”。
他們滿懷信任地服下第一片藥,誰能想到,那竟是墜入深淵的第一步?他們不是自甘墮落的癮君子,他們是被這個精心設計的商業騙局,一步步推入陷阱的受害者。
他們失去工作,眾叛親離,最終流落街頭,成了這片“繁榮”土地上的人間幽靈,而當奧施康定的驚天騙局終于敗露,監管的鐵拳姍姍來遲時,一個更棘手的問題擺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那數百萬已經被“合法”培養出來的癮君子,他們該怎么辦?他們的身體已經離不開阿片類藥物,他們的靈魂被絕望和依賴死死纏住,市場從不等待,有需求,就會有供給。
一種叫芬太尼的合成阿片類藥物,就像是為這個扭曲的市場量身定做的“升級版”替代品,它完全由人工合成,成本低到令人發指,可以輕易實現大規模生產。
它的藥效是嗎啡的100倍,能用更低廉的價格,帶來更強烈的快感,而對于那些被處方藥拋棄,只能轉向黑市的成癮者來說,芬太尼的出現,簡直是一場致命的“狂歡”。
芬太尼的泛濫,絕非偶然,它是那條“成癮流水線”結出的最惡毒的果實,此前被藥企、醫生、保險公司聯手打造的龐大“成癮網絡”,為芬太尼的到來,鋪好了最完美的溫床。
如今,它每年奪走超過七萬美國人的生命,這種毒品的威力超乎想象,警察僅僅是打開藏有芬太尼的后備箱,都可能因吸入空氣中飄散的微量粉末而當場倒地。
更可怕的是,整個社會對毒品的認知,已經被扭曲到了什么地步?竟然有家長把含有芬太尼的鼻噴劑給孩子用,還天真地以為那只是某種高科技兒童止痛藥,這不是無知,這是整個社會機體對毒品和疼痛的深度麻木與錯位。
情感表演背后的政治算計
面對這場燎原大火,美國政府當然要有所行動,特朗普簽署了法案,要全面遏制芬太尼,這聽起來是件好事,但接下來的操作,就徹底走向了荒誕。
強硬的保守派政客,甚至有市長,提出要對毒販進行“大清洗”,但很快他們就發現,這根本行不通,在這片高喊“自由”的土地上,你不能像菲律賓的杜特爾特那樣,直接把毒販全部消滅,因為那是違憲的。
于是更瘋狂的提議出現了,干脆把沒收來的芬太尼,免費發給癮君子,讓他們自己吸食過量,“安樂死”算了,正是在這種“想下狠手卻又被自己規矩捆住”的困境中,特朗普于是又把目光投向了太平洋對岸。
于是我們看到了開頭那一幕,他一會兒舉著遺像,把中國塑造成能幫他懲治毒販的“靠山”,一會兒又在關稅大棒上,把芬太尼當成向中國施壓的“罪名”。
特朗普此次舉動,堪稱一場精心設計的“政治劇本”,通過展示遇難者照片、渲染母親痛苦情緒,他將芬太尼危機包裝成“中國責任”,試圖以道德綁架的方式轉移國內矛盾。
這種翻手為云覆手為雨的矛盾做法,恰恰暴露了他們內心深處的虛弱和無力,不敢真正向國內盤根錯節的利益集團開刀。
因為砍向芬太尼的每一刀,都可能砍到醫藥巨頭的金脈,砍到監管機構的腐敗,砍到那龐大成癮群體的選票,太難了,也太“政治不正確”了,而把責任推給一個遙遠的國家,顯然要輕松得多。
政治武器化的荒誕邏輯
芬太尼泛濫導致美國每年數萬死亡,本質是美國醫療體系、監管漏洞與資本利益共同催生的“公共衛生噩夢”,但特朗普卻刻意回避本國責任,將矛頭指向中國。
這種操作既迎合了其支持者“反華”情緒,又為其競選造勢提供話題,凸顯其“民粹主義”底色,用外部敵人掩蓋內部潰爛。
而對于這種隔空喊話式的“甩鍋”,中國的回應直白又清醒,在芬太尼的管控上,中國是全世界最嚴格的國家,沒有之一。
在中國,芬太尼類物質是受到最嚴密監控的醫用麻醉藥品,從生產、運輸到使用,每一個環節都被死死看住。
它必須存放在雙層保險柜里,由資深醫師層層審批簽字,確保每一毫克都用在最需要的病人身上,絕無可能流入非法渠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在例行記者會上明確回應,芬太尼是美國的問題,美方加征關稅破壞禁毒合作,亦有專家多次指出,若沒有美國龐大的需求市場,毒品危機根本無從滋生。
而現在,特朗普的“死刑承諾”更像一場空洞的表演,中國依法嚴懲毒品犯罪,但美國若不切斷自身需求源頭,任何外部管控都只能是杯水車薪。
結語:
舉起照片的瞬間,特朗普將中國推上“道德審判臺”,卻模糊了國內資本與監管共謀的深淵,解決芬太尼危機,需直面醫療體系的貪婪、監管的失職、政策的短視,而非以悲情政治轉移視線。
特朗普的尬聊,不過是這面鏡子中最新的一幀畫面,若美國無法正視自身潰爛的根源,無論舉起多少照片,做出多少承諾,這場由自己釀造的悲劇,終將繼續吞噬更多生命。
不知道您對此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下你的想法。
信源:
《美國怎么還在尬聊“芬太尼問題”?丨北京觀察》——直新聞
《特朗普稱中國將判處這類人員死刑,中方回應「看世界·新聞早知道」》——中國反邪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