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聲明:本文為虛構創作,請勿與現實關聯
前言
"媽,我看中了套房子,正好需要300萬首付。你們先租房住,等我發展好了就接你們過去享福。"
老兩口把300萬拆遷款全給了兒子買房,自己選擇從寬敞的老房子,到30平米的城中村出租屋居住。
他們安慰自己:這只是暫時的,兒子說了最多兩年。
可是一年過去了,兩年過去了...
整整5年,兒子再也沒提過接他們的事。
這天,老兩口決定回家看看。
當他們站在熟悉的土地上時,眼前的景象讓老兩口瞬間崩潰,腿一軟差點摔倒。
到底發生了什么,讓兩位老人如此?
01
五年前的一天。
葉秀芝手抖著拿一份紅頭文件,喊著老伴“老周,快來看看!”
周振華放下手中的茶杯,趕緊走過去:“怎么了?”
“拆遷通知書!”葉秀芝把文件遞給老伴,”咱們這片老區要拆了!”
老周戴上老花鏡,仔細看了看:
“拆遷補償款...300萬?”
兩人面面相覷,都有些不敢相信。
這套房子是30年前單位分的,雖然老舊,但一直是他們的家。
現在要拆遷,還能拿到300萬補償,簡直是天上掉金子呀。
“老周,這筆錢夠咱們養老了。”葉秀芝坐在沙發上,眼睛亮亮的,
“咱們可以換個小點的房子,剩下的錢存起來,每個月光利息就夠生活了。”
老周點點頭:“是啊,咱們這輩子也沒見過這么多錢。”
正說著,門鈴響了。
“爸,媽,我回來了!”
兒子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夫妻倆趕緊去開門。
葉秀芝高興地迎上去,”吃飯了嗎?媽給你做點吃的。”
“不用了,媽。”兒子走進客廳,看起來有些焦急,”我有急事跟你們說。”
老周把拆遷通知書放在茶幾上:“兒子,你來得正好,咱們家要拆遷了,能拿300萬!”
兒子的眼睛瞬間亮了:“300萬?”
“是啊,”葉秀芝笑著說,”這下你爸媽的養老錢有著落了。”
兒子沉默了一會兒,卻說:“爸、媽,我正好有個事要跟你們商量。”
“什么事?”
“我在城里看中了一套房子,地段特別好,以后升值空間很大。”
兒子頓了頓,”但是首付需要300萬。”
此時,瞬間安靜了。
老周愣了愣:“300萬?全部?”
兒子坐在沙發邊緣道:““是的,爸。這套房子真的特別好,是學區房,以后我結婚了,孩子上學也方便。錯過了這個機會,以后想買都買不到了。”
葉秀芝張了張嘴,話到嘴邊卻說不出來。
“可是兒子,這筆錢我們本來打算......”
“媽,我知道你們想留著養老。”兒子打斷了母親的話,”但是你們想想,
我在城里有了房子,以后發展會更好,也更有能力照顧你們。”
老周皺著眉頭:“兒子,這300萬要是給了你,我們住哪?”
兒子站起來,在客廳里走了幾步,說:“爸,你們可以先租個房子住。”
“等我在城里站穩腳跟,一定接你們過去享福。現在你們就先委屈一下,租個房子住著。”
“租房子?”葉秀芝聲音發抖道:“我們都60多歲了,還要租房子住?”
“媽,這是臨時的!”兒子走到母親身邊,”我保證,最多兩年,我就把你們接到城里去。到時候,我們一家人住在一起,多好啊!”
老周看著兒子,又看看妻子,心里五味雜陳。
他們辛辛苦苦大半輩子,好不容易有了這筆錢,可以安享晚年了。
但兒子需要這筆錢買房,作為父母,他們能拒絕嗎?
“兒子,你真的確定這樣做?”葉秀芝問道。
“媽,我都30歲了,不能再住在你們這里了。”
兒子握住母親的手,”我需要有自己的家,這樣才能找到好的對象,才能給你們生孫子啊!”
這話一出,夫妻倆都沉默了。
02
確實,兒子的終身大事一直是他們的心病。
“再說,”兒子繼續說:“這房子升值了,以后還能賣更多錢。這是投資,不是花錢。”
老周嘆了口氣:“兒子,你讓我們考慮考慮。”
“爸,機會不等人!”兒子的聲音有些急切,”人家說了,這個價格只保留一個禮拜。錯過了,以后就買不到了。”
葉秀芝看著兒子焦急的樣子,心軟了:“那...那等錢下來就去辦手續?”
“媽,您真好!”兒子一下子抱住母親,”我就知道您最疼我了!”
老周看著這一幕,心情復雜。
他想起兒子小時候,每次要什么東西,也是這樣撒嬌。
那時候要的是玩具、衣服,現在要的是300萬。
三天后,拆遷辦公室里人來人往。
老周和葉秀芝排在隊伍里,手里握著各種證件。
“下一個,周振華!”
工作人員喊道。
老周走到窗口,把證件遞過去。
“簽字確認,補償款300萬。”工作人員效率很高,”錢直接打到你們的賬戶上。”
簽字的時候,老周的手在發抖。
這一簽,就意味著他們要離開生活了30年的老屋。
“爸,快點!”兒子在旁邊催促,”售樓部下午四點就關門了。”
葉秀芝在一旁擦眼淚,看著丈夫顫抖的手。
老周終于簽完字,轉身看著兒子。
兒子已經在打電話:“喂,售樓部嗎?錢準備好了,我馬上過去。”
掛斷電話,兒子興奮地說:“爸媽,謝謝你們!我現在就去交首付!”
說完,兒子就急匆匆地走了,連句安慰的話都沒有。
03
老周和葉秀芝站在拆遷辦公室門口,看著兒子的背影消失在人群中。
“老周,”葉秀芝眼睛紅著說,”我們這樣做對嗎?”
老周拍拍妻子的肩膀:“為了兒子,應該...應該是對的。”
但他的聲音也在發抖。
人流中,兩個白發蒼蒼的老人顯得那么渺小。
他們剛剛失去了自己的家,卻還在為兒子的未來而高興。
很快老周站在一間30平米的小屋里,聲音有些發顫。
“老伴,你看這個房子怎么樣?”
葉秀芝環顧四周,墻皮脫落,水泥地面坑坑洼洼,唯一的窗戶對著一堵墻。
“湊合住吧。”她強擠出一絲笑容,”反正是臨時的。”
房東是個30多歲的小伙子,叼著煙,一臉不耐煩:
“老頭老太太,我跟你們說清楚啊,房租按月交,不能拖欠。水電費自理,壞了東西得賠錢。”
老周想說什么,被葉秀芝拉住了:
“知道了,小伙子。我們會按時交的。”
“那就好。”房東彈了彈煙灰,“押一付三,一共5000塊。”
老周從口袋里掏出一沓錢,數了又數,才遞給房東。
房東接過錢,看都沒看就塞進兜里:
“行了,鑰匙給你們。有事別老找我,我很忙的。”
說完,房東就走了。
老周和葉秀芝站在這個陌生的房間里,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好。
“老周,”葉秀芝聲音有些哽咽,”我們現在是租客了。”
這句話讓兩個老人都沉默了。
他們在自己的房子里住了30年,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成為別人的租客。
“沒事,”老周拍拍妻子的肩膀,“等兒子接我們過去,就好了。”
接下來的幾天,兩人開始收拾這個新“家。”
從舊房子里搬來的家具,在這個小屋里顯得格格不入。
“這個柜子放不下。”葉秀芝看著那個陪伴了他們20年的衣柜。
“那就...那就賣了吧。”老周的聲音很輕。
賣家具的時候,葉秀芝哭了。
“老周,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回憶啊。”
“沒辦法,”老周也紅了眼眶,“房子太小了。”
搬進城中村的第一個星期,葉秀芝天天守著電話。
“兒子怎么還不打電話?”她每天都要問幾遍。
“也許他忙。”老周安慰道,“買了新房子,要裝修,要忙的事多著呢。”
葉秀芝點點頭,但日子一天天過去,兒子的電話始終沒有響。
隔壁鄰居張大媽探頭上下打量了一下這個小屋:
“你們怎么住這么小的房子?”
“我兒子在城里買了房子,”葉秀芝趕緊解釋,“等他安頓好了,就接我們過去。”
“哦?”張大媽眼中閃過一絲懷疑,“那他怎么不先安排你們住好點的地方?”
葉秀芝被問得啞口無言。
“張大媽,我們這是臨時的。”老周從里屋出來,“兒子說了,最多兩年就接我們過去。”
張大媽撇撇嘴:“現在的年輕人啊,誰知道說話算不算話。”
這話像針一樣扎在兩個老人心里。
等張大媽走后,葉秀芝坐在床邊發呆。
“老周,你說兒子真的會接我們過去嗎?”
“當然會!”老周語氣堅定,”他是我們的兒子,能不孝敬我們嗎?”
但他自己心里也在打鼓。
04
轉眼到了中秋節。
葉秀芝一大早就起來,去市場買菜。
“今天中秋,兒子肯定會回來的。”她對著鏡子整理頭發,“要給他做他最愛吃的紅燒肉。”
老周也很激動:“是啊,這是我們搬家后的第一個中秋節。”
葉秀芝買了一大堆菜,在這個小廚房里忙活了一上午。
紅燒肉、糖醋排骨、清蒸魚,還有兒子最愛的蛋炒飯。
“老周,你看這桌菜怎么樣?”
老周看著這一桌子菜,心里滿滿的都是期待:
“兒子看到了肯定高興。”
下午兩點,菜都做好了。
葉秀芝換上了干凈的衣服,坐在門口等兒子。
“他應該快來了。”她每隔幾分鐘就看一次表。
老周在屋里踱來踱去,也是坐立不安。
三點了,沒有。
四點了,還是沒有。
五點了,依然沒有。
“會不會路上堵車?”葉秀芝為兒子找借口。
“可能吧,”老周也開始擔心,“要不給他打個電話?”
“別!”葉秀芝趕緊阻止,“萬一他在路上開車呢?”
六點了,七點了,八點了...
桌上的菜漸漸涼了,葉秀芝的心也漸漸涼了。
“老周,要不我們給兒子打個電話吧?”
老周拿起電話,撥通了兒子的號碼。
“嘟...嘟...嘟...”
響了很久,才有人接:
“喂?”
“兒子!”葉秀芝激動地湊過來,”你在哪呢?今天中秋節,我們等你呢!”
電話那頭傳來嘈雜的聲音,還有音樂聲。
“哦,今天中秋節啊。”兒子的聲音有些含糊,“我和朋友在外面聚會呢。”
“聚會?”葉秀芝愣了一下,“那你...你什么時候回來?”
“今天不回去了,太晚了。”兒子隨口說道,“你們自己過吧。”
“可是...可是我做了一桌菜...”
“嘟嘟嘟...”
電話掛斷了。
葉秀芝拿著電話,呆呆地站在那里。
老周走過去,輕輕拍了拍妻子:
“也許...也許兒子真的有事。”
“老周,”葉秀芝終于忍不住哭了,“我們等了他一整天啊。”
“我知道,我知道。”老周的聲音也有些哽咽。
九點了,十點了,十一點了...
兩個老人坐在小桌前,對著一桌子涼菜,誰都吃不下去。
窗外,別人家里傳來陣陣笑聲。
那是一家人團聚的聲音。
而他們,兩個給了兒子一切的父母,卻只能在這個小屋里,面對著一桌子沒人吃的菜,度過這個本該團圓的節日。
葉秀芝拿起筷子,夾了一塊紅燒肉放進嘴里,眼淚卻掉了下來。
“老周,這肉...這肉怎么這么咸?”
老周知道,那不是肉咸,那是眼淚的味道。
深夜十二點,兩人收拾著滿桌的剩菜。
“老周,”葉秀芝說,“明年中秋,兒子會回來的,對嗎?”
老周點點頭,但心里卻沒有底。
05
轉眼搬進城中村1年多了,兒子依然沒有接他們過去的消息。
幾天后,老周看著妻子拿著小本子在那里寫寫算算。
“老伴,你在算什么?”
“算咱們的開支。”葉秀芝放下筆,”房租1500,水電費200,吃飯500,加起來一個月要2200。”
“這么多?”老周皺著眉頭,“咱們的退休金才4000。”
“是啊,所以咱們得省著點。”葉秀芝合上本子,“萬一兒子需要錢,咱們總得有點積蓄。”
老周點點頭:“對,兒子在城里壓力大,咱們不能給他添麻煩。”
但兩個老人從來不敢抱怨,甚至兒子給你他們打電話來,也不敢主動提起這件事。
“老周,你說兒子現在過得怎么樣?”葉秀芝問。
“肯定很好,”老周回答,”他那么聰明,又有了房子,工作肯定也不錯。”
“就是不知道找女朋友了沒有。”葉秀芝嘆氣,“都32歲了,該結婚了。”
正說著,樓下傳來張大媽的聲音:
“老周,下來聊天啊!”
葉秀芝不太想去,但又不好意思拒絕。
樓下小院里,幾個老太太正在聊天。
“老周,你兒子什么時候接你們過去啊?”鄰居劉大媽問。
“快了,快了。”葉秀芝有些尷尬,“他現在忙著裝修房子呢。”
“裝修兩年了?”張大媽撇撇嘴,“這也太慢了吧。”
“好房子裝修得細致一些。”葉秀芝為兒子辯護,“我兒子做事認真。”
“認真?”張大媽冷笑,“認真的話,怎么會讓你們住這么小的房子?”
“我們這是臨時的!”葉秀芝有些急了,“我兒子在城里買的是大房子,三室兩廳呢!”
“是嗎?”劉大媽好奇地問,“多少錢買的?”
“300萬。”葉秀芝有些驕傲地說。
幾個老太太都倒吸一口涼氣。
“300萬?這么有錢?”
“當然了,”葉秀芝挺直了腰板,“我兒子有本事。”
她沒有說這300萬是拆遷款,更沒有說這是他們的養老錢。
在她心里,兒子用這筆錢買房,就是有本事。
06
回到家,葉秀芝把這些話告訴了老周。
“老周,你聽到了嗎?她們都羨慕咱們有個好兒子。”
老周笑了笑:“是啊,咱們兒子爭氣。”
但他心里卻有些苦澀。
如果兒子真的爭氣,為什么快兩年了還不接他們過去?
春天的時候,老周突然感覺胸口疼痛。
開始他以為是累的,但疼痛越來越嚴重。
葉秀芝擔心地說,”咱們去醫院看看吧。”
醫院的檢查結果讓兩人都傻了眼。
“心臟有問題,需要住院觀察。”醫生說:“可能需要做手術。”
葉秀芝握著檢查報告,手都在發抖。
“大夫,大概需要多少錢?”
“住院費加手術費,大概需要十萬左右。”
十萬?
兩個老人面面相覷。
他們的積蓄只有五萬,還差五萬。
葉秀芝小聲說:“老周,咱們給兒子打電話吧。”
老周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撥通了兒子的電話。
“兒子,你爸住院了...”葉秀芝顫抖的聲音告訴兒子。
“住院?”兒子的聲音聽起來有些不耐煩,“什么病?”
“心臟病,需要手術。”
“那就手術啊,醫院不是有醫生嗎?”
“可是...可是手術費要十萬,咱們只有五萬...”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
“媽,我最近壓力很大,房貸每個月要還兩萬,實在拿不出錢。”
葉秀芝愣住了:“兒子,你爸真的很嚴重...”
“媽,你們不是有醫保嗎?再說,五萬也不算多,你們慢慢湊吧。”
“可是...”
“行了,我還有事,先掛了。”
“嘟嘟嘟...”
電話掛斷了。
葉秀芝拿著電話,呆呆地站在醫院走廊里。
老周從病房里出來,看到妻子的表情,什么都明白了。
“沒事,”他拍拍妻子的肩膀,“我們想別的辦法。”
最后,他們借了貸,才湊夠了手術費。
手術很成功,但兩個老人心理的創傷卻怎么也愈合不了。
07
出院后,兒子終于來看他們了。
兒子坐在床邊,關切地問:“爸,你身體怎么樣?”
“好多了,好多了。”老周勉強笑著,“你工作忙,不用特意來看我們。”
“那怎么行?”兒子拿出一個水果籃,“我買了些水果。”
葉秀芝眼眶紅了:“兒子,你...”話到嘴邊,還是咽下了啥也沒說。
“對了,”兒子看了看表:”我等會兒還有個會,不能待太久。”
“沒關系,沒關系。”兩個老人趕緊說:“你工作要緊。”
兒子在家里坐了不到兩個小時,就站起來要走。
“爸媽,我先走了。你們好好養病。”
“兒子,要不...要不留下來吃個飯?”葉秀芝小心翼翼地問。
“不了,真的有事。”兒子已經走到門口,“對了,你們住得還習慣嗎?”
“習慣,還好。”葉秀芝趕緊回答。
“那就好,我們就放心了。”兒子說完就走了。
等兒子走后,葉秀芝坐在床邊發呆。
“老周,你聽到了嗎?他說‘我們就放心了’。”
“嗯,聽到了。”
“他有女朋友了?”
“可能...可能吧。”
兩個老人都不知道該高興還是難過。
兒子有女朋友了,這是好事。
但為什么從來不帶回來見見他們?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到了第四年。
08
這一年,兒子突然很關心他們。
“爸媽,你們身體還好嗎?”
“兒子,我們都好著呢。”
“那就好,你們要注意身體啊。”
“媽,最近有什么需要的嗎?”
“沒有,沒有,我們什么都不缺。”
“爸,你的心臟病好了嗎?”
“好多了,謝謝兒子關心。”
這樣的電話,一個月能接到好幾個。
葉秀芝高興得不得了:“老周,你看兒子會關心我們了!”
“是啊,”老周也很欣慰,“兒子終于懂事了。”
直到有一天,兒子突然問:“爸,你們還有別的存款嗎?”
老周愣了一下:“什么?”
“我想換個大點的房子,現在這套有點小。”兒子的聲音很自然,“你們還有錢嗎?”
“可是...可是我們已經把所有錢都給你了。”
“那你們的退休金這幾年攢了多少?”
老周感覺心臟又開始疼了。
“兒子,我們這幾年的退休金都用在生活上了,還借了債...”
“借債?”兒子的聲音有些不高興,“借什么債?”
“你爸手術的錢...我們借了貸。”
電話那頭沉默了一會兒。
“行吧,那就算了。”
說完,兒子就掛了電話。
葉秀芝看著丈夫失落的表情,心里涌起一陣寒意。
原來,兒子最近的關心,都是為了這個。
“老周,”她聲音有些顫抖:“兒子...變了。”
老周沒有回答,只是呆呆地看著窗外。
09
這天葉秀芝站在窗前,看著外面的陽光。
“老周,今天天氣不錯,咱們出去走走吧。”
在城中村住了整整五年,她很少有這樣的好心情。
“去哪?”老周放下報紙,“還是去公園?”
“不,”葉秀芝轉過身,眼中閃過光:“咱們回老家看看吧。”
“老家?”老周愣了一下,“那里都拆完了,還有什么好看的?”
“就是想看看現在建成什么樣了。”葉秀芝坐在丈夫身邊,“咱們在那里住了30年,說不想念是假的。”
老周想了想,點點頭:“也好,反正今天沒事。”
兩個老人簡單收拾了一下,就出門了。
從城中村到老家,坐公交車要一個多小時。
一路上,葉秀芝都比較喜悅:“老周,你說那里現在建成什么樣了?”
“應該很漂亮吧,”老周望著窗外:“畢竟是新小區。”
“也不知道兒子會不會在那附近,”葉秀芝突然說:“萬一碰到了多好。”
老周笑了笑,沒有說話。
但他心里也有同樣的幻想。
也許,兒子會在那里等他們。
也許,這是一個驚喜。
車子緩緩駛進了熟悉的區域。
透過車窗,兩個老人看到了全新的景象。
原來的老房子全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高檔小區。
下了車,兩人慢慢走向小區門口。
門口有個很大的售樓處,裝修得富麗堂皇。
“咱們進去看看吧,”葉秀芝提議,“看看里面的房子怎么樣。”
“好啊,”老周也很好奇,“反正兒子買的也是這樣的房子。”
剛走到門口,葉秀芝突然停住了腳步。
“老周,你看哪個牌子。”
老周順著妻子手指的方向看去。
售樓處門口,掛著一個金閃閃的牌子:
“周明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兩個老人都愣住了。
“周明?”葉秀芝喃喃地說,“這個名字...”
“這...這不會是巧合吧?”老周的聲音有些顫抖。
10
就在這時,一個年輕的銷售員走過來:“兩位老人家,是要看房嗎?”
“小姑娘,”葉秀芝急忙問道:“這個周明房地產公司,老板是誰?”
“周明啊,就是我們周總。”銷售員熱情地說:“很年輕的老板,特別有能力。”
“他...他多大?”
“三十多歲吧,長得很帥,開著大奔馳。”
葉秀芝感覺天旋地轉。
“老周,”她抓住丈夫的胳膊,“這個周明...會不會是...”
“不會的,不會的。”老周也慌了:“同名同姓的人多了去了。”
但他依然問道:“小姑娘,你們周總是本地人嗎?”
“是啊,聽說他家就是這片拆遷戶。”銷售員隨口說道:“用拆遷款做本金,開發了這片土地,現在發大財了。”
這話如同晴天霹靂。
兩個老人相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震驚。
“老周,”葉秀芝的聲音都在發抖:“不會是我們的兒子吧?”
“不會的,不會的。”老周不斷地搖頭:“我們兒子怎么會...”
“等等,”銷售員突然說:“你們找周總有事嗎?他今天在公司,我可以幫你們聯系。”
“不用了,不用了。”兩個老人趕緊擺手:“我們只是隨便看看。”
走出售樓處,兩人都說不出話來。
“老周,你說這是巧合嗎?”葉秀芝坐在路邊的石階上。
“同名同姓,同樣的年齡,同樣用拆遷款做本金...”
老周沒有回答,只是呆呆地看著那個金閃閃的牌子。
“如果真是我們兒子,”葉秀芝繼續說:“那他用我們的300萬做本金,開發了這片土地,賺了多少錢?”
“幾千萬?上億?”老周的聲音很輕。
而他們,給了兒子300萬,卻在城中村住了五年。
“不對,”葉秀芝突然站起來:“我們去打聽打聽。”
11
她走到小區門口,找到了門衛。
“大爺,請問你們周總是不是三十多歲的?”
門衛看了看她:“你問這個干什么?”
“我們...我們是他的遠房親戚。”
“哦,”門衛點點頭:“聽說他父母住在城中村,周總從來不提他們。”
這話讓葉秀芝腿一軟,差點摔倒。
老周趕緊扶住她:“老婆子,你沒事吧?”
“老周,”葉秀芝眼淚奪眶而出,“我們的兒子...我們的兒子...”
她說不下去了。
事實已經很清楚了。
他們的兒子,用他們的拆遷款做本金,開發了這片土地,賺了大錢。
而他們卻在城中村住了五年,還要為了生活費發愁。
正當兩人沉浸在傷心時,一中年男人走過來:
“兩位老人家,是不是找周總的?”
“你是...?”
“我是這個項目的財務。”男人遞過來一張名片:“有件事要通知你們。”
老周顫抖著接過名片。
“什么事?”
“你們是周振華和葉秀芝吧?”
兩個老人點點頭。
“我們查賬時發現,你們是我們公司的法人代表。”
“什么?”兩人同時驚呼。